我叫王某宇,今年52岁,是合肥市笔架山街道文博苑社区的一名居民。家里人不多,就我和妻子还有儿子三口人。这些年,虽然一家人生活不算富裕,但过的温馨。可这样幸福的日子,突然就不见了。
幸福走得太快
为了孩子能生活得更舒适,我和妻子常年在江浙一带打工,辛辛苦苦半辈子全为了儿子。
远在老家上大学的儿子功课也忙,除了过年过节见上几面,也就是每周在电话里能聊上一会。
每周五晚上那一通亲情电话,是支撑我们早起贪黑最大的动力。让我们万万没想到的是,前一周儿子才说期末考试考得不错,等这学期奖学金拿到后,给我们老两口一人买双鞋。
第二周我们没能如期等到儿子的电话,等到的却是班主任老师带来的噩耗,儿子因为意外没了……
噩梦挥之不去
刚听到消息的时候,我和妻子都不敢相信,连夜赶回合肥。送走儿子后,妻子受不了打击,得了抑郁症,每天以泪洗面,夜里辗转反侧,有时候好不容易睡着了,还会喊着儿子的名字惊醒过来。
家里少了一个爱笑好吃的身影。
周五的时候再也接不到那一通重要的电话了。
我安慰不了妻子,后悔自己没有在有限的时间里多陪陪儿子,更恨自己不能让儿子再回到身边。
心理、生活、疾病三重压力压得我快喘不过气来,本身我就有糖尿病和高血压,悔恨交加之下,病情不断加重。
失去儿子的同时,我们也失去了工作。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还增添了高额的医疗费用。妻子承受不了,不论是治疗抑郁症的药还是糖尿病的药都像是个无底洞,家里根本承担不起,天天念叨着还不如和儿子一起走了算了。
希望就在转角的灯火阑珊处
就在我们走投无路的时候,文博苑社区的网格员到我家走访,聊天中了解到我家的情况,当场就帮我申请城乡医疗救助,这样一年可以拿到5000多的医药费补助。同时,还为我们办理了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项目,一年可以领到22200元。除此之外,社区的民生志愿者小张,每周还会定期过来陪妻子聊天、开导她,特别是听说电话对于我们的重要性,每周五小张都会定时打电话来安慰我们。儿子离开后,第一次在周五接到电话的那会,妻子哭得泣不成声。
党和政府的民生工程政策,就是百姓生活的“灯火阑珊处”,让我和妻子在生活上有了保障,在心理上得到了安慰,是你们让我觉得幸福不再是遥远的过去,现在依然可以拥有!(王某宇口述 宋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