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椒县痊愈患者:“晒到太阳的感觉真好”
来源: 2020-02-11 17:37:26 责编: 罗宝 陈亮


日报logo

2月10日,阳光明媚,在滁州市全椒县县医院感染科大楼前,痊愈出院的新冠肺炎患者小李(化名)把医院为他准备的鲜花,转赠给医务工作者,并向他们深深鞠躬,表示感谢。

1

2月10日,安徽省全椒县唯一一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治愈出院    (沈果 摄 )

走出隔离病房的小李,仰面朝天感受着久违的阳光,他说“晒到太阳的感觉真好!”他是滁州市全椒县首例,也是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22名密切接触者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无新发疑似和确诊病例。

3

治愈出院的患者将收到的鲜花转增给医务工作者表达感谢 (沈果 摄)

从武汉返乡 4天后确诊

小李仍然记得1月20日,那天他从武汉坐动车回安徽省全椒县,车程不到5小时。回到家吃过饭,突然发起了低烧。“莫不是新冠肺炎吧?”小李心里嘀咕,他在武汉上大学,平日里学业重,离校前刚和同学们聚了餐。去诊所拿了点退烧药,当天退烧,一夜无事。

“插着电热毯,开着空调还是发冷,体温达到38.5度。”第二天晚上,小李觉得身体不对劲,上网看新闻、查症状,乏力、发烧都吻合。小李不敢耽搁,22日上午吃过早饭就去医院做检查。“我从武汉回来的,发烧。”当时新冠肺炎已确定人传人,为了避免其他人被传染,医护人员迅速将在门诊看病的病人安排到安全区域,给小李独立的空间做胸片。“等结果的中途,我量了两三次体温,每次都是37.5度以下。”小李还心怀希望……直到胸片结果显示有阴影,他被留置观察。

小李由穿戴好防护服的医生转移到感染科。医院为此成立了专家组,专门针对他的病情适时更改诊断、治疗方案。23日,感染科副主任何正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小李,“需要采集咽拭子、痰液标本,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何正路也很紧张,新冠病毒的传染源还不明确,即使穿着防护服,也不能完全排除被感染的风险。但近三十年的传染病防治经验和“非典”“甲流”防控让他无论如何也要做一个离病毒最近的人。

24日,农历大年三十,经过两次核酸检测均呈阳性,小李被确诊为全椒县首例也是唯一一例新冠肺炎患者。“虽然确诊了,对这个病还是有信心,相信医护人员。”小李坦言,让他放心不下地是确诊前跟他接触过的人。他平常就有戴口罩的习惯,尽管武汉当时确诊病例还比较少,小李就戴上了口罩。他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是在哪里被感染的,唯一的可能就是那次和同学聚餐。

2

医生向痊愈出院患者交代居家卫生健康注意事项 (沈果 摄)

摸清活动轨迹 安心住院

全椒县疾控中心的李萍是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人员,为了摸清小李的活动轨迹,她当起了“知心大姐”。“不要害怕,在医院我们都会照顾好你。”“你仔细想想回来这几天都去了哪些地方,见了哪些人?”李萍的微信提醒声一直没断过,最晚一次和小李聊到晚上十点多。更多的时候,他俩开着语音通话,隔着2道门交流。最终,他们摸排出22名密切接触者,工作人员第一时间上门告知并教他们做好居家消毒。让李萍们感到欣慰的是,这22名密切接触者在小李出院之前已全部解除医学观察。

因为是新冠肺炎患者,小李一个人住着一个单元的病房,里面有4张床,有独立的卫生间可以使用,一日三餐都有医护人员配送。“两荤一素一汤,食堂伙食挺合胃口。”小李笑着说

痊愈出院 拥抱生活

刚进感染科的头两天,小李高烧不退,专家组经过多次会诊,采取了多种方案终于将他的体温控制在正常水平。此后他的生命体征一直都很平稳,小李的信心就更足了。

在感染科的这段日子,是小李作息最规律的日子。每天早上7点前起床,洗漱完毕到走廊上打一瓶开水。剩下的时间跟亲人们视频聊天,跟医护人员报告身体状况,看看新闻,在室内走动走动,晚上8点多睡觉。“作息规律,心情放松也是治疗的手段。”小李说。

在感染科,除了小李,最高峰时还有6名普通患者。感染科的医护人员不够用,医院从其他科室调派人手,最终7名医生,9名护士和2名保洁人员服务这几名患者。大家都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的机会,留在医院照顾病人。

4

治愈出院的患者向医护人员深鞠躬表达感谢(沈果 摄)

2月10日,农历正月十七,在感染科住院治疗20天的小李病情逐渐改善,体温始终保持正常,肺部阴影基本吸收,两次病毒核酸检测呈阴性。县专家组讨论,认为其已达到解除隔离、临床治愈出院指标,报省市两级专家组讨论通过,已于10日上午治愈出院。

“太久没有晒太阳了,现在能晒到太阳的感觉真好!”小李说。(望勤 沈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