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炀镇地处合肥市和巢湖市之间,其中朝阳村小钱自然村,太和村竹元张、小葛自然村完全处于肥东境内,也就是俗称的“飞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之后,这里成为管控的重点,难点,为控制人员流动,有效阻断疫情传播途径,烔炀镇果断采取措施,对小钱村、竹元张村实行“封闭”管理。
全面设卡,严防输入。烔炀镇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在两个自然村的主要道口设置卡点,只保留一个主要出口,其他路口全部封死。两个自然村的党员分别自发组成志愿服务队伍(竹元张村9名党员、小钱村6名党员),在卡点实行24小时轮流值守,共同防疫,为过往的村民和驾乘人员检测体温,宣传疫情防控的知识,劝返一切的外来的人员和车辆。
宣传到户,措施到位。镇村干部到村进行巡查,逐户排查登记信息,到户发放疫情防控知识宣传单页,张贴宣传海报,阻止村民打麻将,引导村民不串门、不聚餐、不聚集,出门佩戴口罩,提醒村民做好个人卫生。定期到户发放一次性口罩,再三叮嘱村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即使在家门口也要做好防护措施,在村内安放一次性口罩回收桶,告诉村民自觉将口罩投放到回收桶。加强消毒举措,烔炀镇疫情防控指挥部定期派送84消毒液到卡点,指导卡点工作人员进行消毒。
组织保障,凝聚力量。朝阳村、太和村分别设立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将全体党员的力量,在抗击疫情面前凝聚成一股绳。“竹元张村属于我村的边界,我们通过建立临时党支部,将原本各自独立的支部力量汇聚在一起,支部成员之间随时保持电话、微信沟通,克服了区域位置的限制,进一步加强了疫情防控协作,提高了工作效率,确保各项防疫工作有序开展。”太和村第一书记李祥介绍说。
硬核防控,消除风险。一方面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输入风险,另一方面为保障两处“飞地”群众基本生活需求,特别设定了村民出行的规范要求,竹元张村卡口每三天、小钱村卡口每五天放行一次,每户只能一人出门采购生活必需品,每次出行时间不超过两个小时,往返要测量体温。同时明确一名包村干部负责,为一些年老体弱、出行不便的村民代购生活用品,他们可以足不出户,只要一通电话,就能实现“送货上门”。村两委干部积极做好部分群众情绪安抚,通过电话聊天、微信视频等方式,掌握村民的思想动态,确保疫情防控安定有序。
烔炀镇主动作为,多措并举,让“飞地”内的800余名186户(竹元张126户600余人,小钱村60户200余人)村民安心的"宅"在家,确保了措施全到位、内外无流动、生活有保障、情绪很稳定,圆满地解决了“飞地”疫情防控“真空”问题。(何小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