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杜村乡:基层疫情防控一线的“酸甜苦辣”
来源: 2020-02-20 18:36:32 责编: 陈亮

​​你在凌晨一点,漫步过杜村的街道吗?你见过面对孩子呼唤,内心苦涩却不能回家的母亲吗?你见过所有人为了做好一件事情,共同努力的样子吗?在青阳县杜村乡防控一线,干群连心,共同品尝着一线防疫工作的“酸甜苦辣”。

苦,但是是有意义的事

深夜12点,早春的杜村乡万籁俱静,村民们都已进入梦乡。各个卡点上,值班人员刚经历完新一班次的换班,下着雨的夜晚,穿着厚棉袄也抵挡不住的寒意,不断向他们袭来。问他们苦不苦。“确实比较辛苦,但一晚的值守换来老百姓的安宁,我觉得很值!”镇华村村医陶维洋每天需要去包保对象家测量体温。村里很多路口都封了,偏偏居家隔离对象家之间还都比较分散,不能开车不能骑车,一个圈子绕下来差不多要两个小时,别的苦不说,腿脚最辛苦,而这样的奔波,一天需要进行两回。若是遇上诊所里问诊的病人多了,陶维洋一天都很难有片刻的休息。问他苦不苦,苦,但是很有意义。

辣,希望大家多理解    

防疫工作要求严,程序多,难免遇到群众不理解不支持。有时,这些不理解就像辣椒一样,呛的人心里难受。返乡人员摸排时,西河村发现辖区内有一名武汉返乡人员。按照规定,他需要居家隔离14天,包保责任人每天需上门走访,测量体温,了解生活状况。然而好几次,包保责任人都被拦在了门外,吃了“闭门羹”。“我不用你们管,我有体温表我自己测,你们天天到处跑别把病毒带我家来了。”村民犀利的话语不仅让人尴尬,也给防疫工作增添了难题。

“吃了闭门羹之后,我们回去思考了很久,怎样才能让村民信任我们,理解我们。”经过反复琢磨,包保责任人换位思考,决定即便是吃闭门羹,也要与村医一起按时上门,热情关怀。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再三的沟通和宣传,该村民态度有了很大转变。

酸,大多是对家人的愧疚

九华护理院护士张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丈夫是军人,平日都是她独自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疫情发生后,她便将两个孩子送到母亲家,自己却义无反顾走上工作岗位,每天蹲守入乡卡点,为过往人员测量体温。战役打响十多天了,她住在单位宿舍,没有回过家。每天她都会跟孩子视频,视频中不到2岁的孩子会哭着喊着要妈妈。她眼里噙着泪水,心里一千个想法要回到孩子身边,但是第二天她还是早早地就来到工作岗位上。

政府工作人员汪飞家在外地,平时工作忙碌难得回家陪妻子女儿。春节前,他就在一直在念叨自己回家要好好与家人团员,好好陪陪女儿。可是接到返岗指令后,他二话不说,收拾东西回到岗位,投身忙碌的防控工作。说好的陪伴,变成了电话里的愧疚与心酸。   

甜,感谢一个团结的杜村乡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杜村乡一方面迅速整合力量,落实防控责任,排查重点人员,管制人员流动、及时宣传引导,另一方面发出号召,全乡上下齐心、众志成城,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防控不是政府的责任,值守不是干部的责任。”杜村乡群众纷纷加入防疫大军。长垅村的值班名单上,没有出现过重复的名字;西河村的卡点上,白叟不退让,少年抢着上;宗文村的群众自发向周围赠送口罩、做宣传……

在疫情防控这场战斗面前,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防疫责任没有“隔离区”。杜村乡上下以战胜疫情为共同目标,正形成强大的防控合力。(通讯员 吴津晶)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