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群齐心社管联动,携手共筑家园防线
来源: 2020-02-23 11:57:40 责编: 大虫

社区融文头


“不出门,少出门,不走亲,不访友!”来到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龙居社区海亚当代小区,人行道闸上的十二个大字异常醒目,在小区唯一的出入口,四名安保人员、两名志愿者分工负责体温检测、出入验证、车辆检查、信息登记,小区居民有序等待,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有条不紊。

随着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龙居社区党委着力构建社区、物管企业联动机制,最大限度发挥辖区物管企业防控能力;充分调动党员、居民志愿者主观能动性,实施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坚决防止疫情输入、蔓延、输出,控制疫情传播。

组织引领,调动参战人员积极性

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龙居社区党委发出了《关于积极参与龙居社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倡议书》,得到社区党员、居民的迅速响应,党委书记范敬业发挥头雁效应,深入小区楼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蜀山好人”孔军、无职党员何乒、瑜伽老师马琳、市直单位、团区委在职党员、物管企业职工等100余名志愿者主动请缨,持续奋战,坚守防疫第一线;社区党委定期召开小区“管家理事会”成员单位、各物业公司负责人会议,汇总疫情防控工作开展情况,明确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举措。

精准摸排,掌握第一手资料

社区党委组织党员、楼栋长、志愿者、物管企业楼管员对小区开展疫情防控入户排查。通过电话、微信、上门访视、张贴“皖事通”二维码等方式从线上和线下全方位排查登记业主健康信息;针对外来返肥业户进行信息登记,完善生活轨迹台账,要求其在1小时内向社区报备,自觉做好自我隔离;指定专人对小区里居家隔离的人员做好跟踪服务,定时微信、电话联系监测体温,做好记录,排除隐患。截止目前,共设置宣传站点10处,出动志愿者526人次,电话与居民沟通13896条,排查车辆564台次,摸排出外地返肥人员1408人,每日监测体温人数超过320人,15664名居民通过“皖事通”APP进行了健康登记,登记率达到74%。

​严防死守,把好小区入口关

按照五里墩街道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各物管企业按照“八个一、六个必须”的标准,对小区实施封闭式管理,每个小区只留一个出入口,集中安保力量在小区门口严防死守;设置值班台,配备测温仪、小喇叭、告知信、废弃口罩收集桶等防控物料;严格把控外来人员及车辆,无出入证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对进入小区的快递、外卖实行无接触配送,并且进行消毒处理;小区的业主、车辆进出必须领取出入证,配合工作人员进行体温测试、询问盘查、初步消杀;严格落实每户两天限一人外出购物等防控措施,发现体温异常者一律拒绝进入小区,督促就医并及时向社区汇报处理;落实“社管联动机制”,加强信息沟通,对摸排出的应居家隔离人员在隔离期内停止发放出入证,暂停车辆蓝牙功能,最大限度减少重点人员的流动。

加大宣传,引导居民增强防护意识

依托志愿者队伍,在小区门口悬挂横幅、设置宣传台,发放《致蜀山区广大居民的一封信》,在小区业主微信群同步进行疫情防控宣传;志愿者走楼串户,通过小喇叭广播的形式在小区流动宣传,反复播放疫情防控知识,提醒广大居民注意做好个人卫生防护,多通风、避风寒、多饮水、吃清淡、戴口罩、少熬夜、勤洗手、强体质、不串门、少出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自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共散发、张贴各类公告、宣传海报等材料4000余份,推送各类宣传链接100余次。

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小区人居环境

为减少居民出行,志愿者们通过发微信、打电话等方式收集小区居民需求,帮他们代购日常必需品,送货上门;同时安排专人及时保洁小区道路、楼道,及时清洗垃圾桶、电梯、外墙面及其他公共设施,不留卫生死角;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废弃口罩定点投放,消毒水每天喷洒,营造干净整洁的小区抗疫环境,让居民安心。截至目前,志愿服务队累计为205户居民代购生活必需品,辖区9个小区每天消毒面积逾10万平方米。

志愿者的辛勤劳作,居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并且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支持。在职党员陈发新,除了在小区宣传、执勤,还为社区捐赠了50个N95口罩;退役军人李华主动承担起社区周围区域和中央美域A区小区的日常消毒工作,每天背着约15公斤重的消毒设备进行消毒作业;颐和佳苑小学的邵纶羽小朋友用压岁钱购买10箱方便面,送到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社区工作人员手中;志愿者张伟向社区捐助75%消毒酒精50升……还有一些不愿意留下姓名的志愿者,给社区捐赠消毒液、口罩、药品、食物等物资。

“这几天除了感动还是感动,有居民为我们送来了200瓶消毒液;看我们在小区门口值守辛苦,有居民又为我们送来了水果点心。”龙居社区党委书记范敬业感慨地说道。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志愿者和居民们用感动、信任与鼓励走到了一起,用共同的坚守筑起牢不可破的家园防线。(陈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