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合肥市庐江县城管局81名退役军人主动担当、奋勇作为,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在危急关头顶得上去,以军人的要求约束自我,舍小家为大家、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保持壮士断腕、踏石留印的战斗姿态,勇当战“疫”急先锋,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彰显了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新形象、新作为。
虽历经坎坷 战“疫”应有我
2月17日晚上11时,在庐江县合铜公路与移湖路西交口卡点,头一天下的大雪正在慢慢消融,57岁的夏建华和同样是退役军人的尹忠仁,要从当晚10点值守到第二天早上6点。1月27日,夏建华向绿化大队党支部递交了自己的请战书,信中写道:“我是专项岗退役老兵,虽然今年57岁,可我身强力壮,新冠肺炎疫情在神州大地肆虐之际,作为一名30余年党龄的老兵,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我虽然不懂医,但我自愿无偿去任何疫情最严重最需要的地方,能为国家解忧,能为政府解难,能为患者服务,是我最大心愿。”过了几天,他再次向庐江县城管局党总支递交了自己的请战书。夏建华1982年参军,1996年部队转业,老家在冶父山镇凤岭村,自幼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兄弟四人,主要靠母亲拉扯长大。1997年,夏建华被分配到交建局路桥工程处工作,2018年以专项岗位身份分配到县城管局工作,主要协助县园林绿化所对城区9个公园广场、12个口袋公园进行消毒督查、巡查环境卫生。
2月8日下午,庐江县城管局召开工作会议,36名干部职工直接下沉一线、定点值守,夏建华就是其中一员。“参加动员大会的时候,很激动,我是从农村出来的,吃苦长大,国家有难处,我很着急,能做些实事,我心里踏实些。”站在卡点风口的夏建华一边回忆,一边诉说。“铺路的大型机械,我不仅会用,更会修,部队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让我学会了很多”,回想起部队的生活,夏建华满是自豪和温馨。夏建华56岁的妻子患有脑梗塞,81岁的老母亲,每月要花费4000元托人照顾,因为各种主客观因素,夏建华过的一直不是很宽裕、顺利,但战“疫”打响,夏建华克服一切困难,不计个人得失,始终坚守在一线,彰显老兵军魂。
(57岁的夏建华和同样是退役军人的尹忠仁值守合铜公路与移湖路西交口卡点)
做个好班长 团结战“疫”
盛旭东,男,1973年出生,1990年参军,1993年到庐江县城管局工作,现任庐江县城管局城东新区大队大队长,父亲今年77岁,身体不太好,母亲今年73岁,妻子高凤华同样在城管系统工作,自2月9日,高凤华和另外5名同事一起,值守合铜公路与移湖路西交口卡点,24小时3班倒、连轴转,两人组建成一对“夫妻拍档”,各自坚守、共同战“疫”。
自农历初三,城东新区大队全体人员下沉一线,走街串巷、挨家挨户,分发5000多份《庐江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通告》,将城管巡查车辆变为流动“宣传台”,每天早上7点半开始巡查辖区农贸市场有无活禽交易、有无乱摆摊设点、洗车行业是否应停尽停,协助监督非生活必需品经营性场所是否应关尽关,配合物业小区对不服从出入管理的个别人员进行说服教育,晚上安排2-3名城管队员值守,巡查有无人员跳广场舞,避免人群聚集。自1月24日至今,盛旭东仅正月初一(1月25日)下午休息一次,每天在岗在位,“我就担心队员们有畏难心理,所以我每天都来,和他们一起干。”盛旭东说。
(盛旭东和同事们在庐巢路巡查时发现,有一三轮车流动摊点擅自进行活禽交易,当即暂扣台秤,并将情况反馈至属地城东办和县市监局)
退役军人金骑云是城东大队的一名工作人员,2月4日,他向党支部递交了自己的请战书,信中写道“我作为一名30多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看在眼里,心急如焚,所以我自愿无偿的去疫情最严重的地方为人民服务”。
谈到这支11人的城管队伍,“团结,有事一起干、一起上、一起回”,盛旭东骄傲的说。“最难过的是,我是家里的长子,在这段时间,父亲身体不适,我没有尽到做儿子的义务。”说到此话,盛旭东擦了下眼角。
忍住悲怆 投身战“疫”
朱少平,庐江县城管局庐城大队二中队队员,是一名有着13年军龄的老兵,也是一名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战“疫”打响,朱少平第一时间请求参战,从1月21日至今没有休息一天,2月9日开始值守外环东路与庐巢路交口卡口,一直坚守在防疫第一线。
1月22日上午,在辖区例行巡查的朱少平,接到姐姐的来电,电话那头是呜咽、断断续续的声音,“妈妈,走了……”听到此话,朱少平宛如晴天霹雳,顿时泪流满面。在战“疫”临近时期,朱少平母亲的身体已经开始虚弱,为了不影响防疫工作,朱少平没有告诉领导、同事,也没有请过一天假,始终坚守在工作岗位上。当朱少平赶到家时,母亲已经永远闭上了眼睛。“在这个关键时期,相信母亲也会理解我,支持我的。”擦干泪水,朱少平开始操办母亲的后事,做通家人的思想工作,主动从简办理丧事。朱少平的“心”苦,同事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大家都劝他回去休息,等精神状态好些,再投入工作。可是,朱少平婉拒了大家的好意。
“我是一名老兵,也是一名党员,我必须得上。”1月23日,我们又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那个在大街小巷做“冲锋员”、“宣传员”、“劝导员”的朱少平,那个不知疲倦的“老黄牛”,那一抹奋战在一线的亮丽“城管蓝”。
(有着18年的军龄的刘龙友在外环东路与周瑜大道交口卡点值守)
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无论退役与否,人民子弟兵永远都是“最可爱的人”:国家有所唤、吾必有所应,群众有所呼、吾必有所回,“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庐江城管局81名退役军人仍然奋战在防控一线,冲锋在前,战斗在前,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构筑起抵御病魔的钢铁长城,共同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王书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