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脱贫一个不能少
谋划到户产业发展。认真优化调整“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引导和支持有劳动能力、无法外出的贫困户,因地制宜的发展家庭特色种植、养殖等“短平快”项目。组织全镇7名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重点做好农业生产服务指导。截至目前,已为285户贫困户申报特色种养业扶贫到户项目。同时为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提供小额信贷政策支持,目前,我镇新增贷款3户7万元。
优化土地集中流转。针对部分贫困户缺劳动力、土地常年闲置的现状,推动成立土地流转合作社,集中流转贫困户土地向农业企业租赁。比如,新中村成立新诚土地流转合作社,共流转村民土地1612亩,其中涉及贫困户47户118亩,每亩平均租金400元,贫困户平均增收1000余元。
就业脱贫一个不能掉队
加强就业摸底排查。对有外出务工意愿的贫困户,围绕岗位信息、交通补助、技能培训,分析掌握贫困户就业服务需求。我镇共发布三批县内用工需求,筛选出可供贫困人口就业岗位94个,共为62人提供岗位信息、27人提供交通补助。为坐落在蓉城镇分姚村内的一家电子设备厂通过镇村牵线搭桥、帮助附近有就业能力的贫困人口就业上岗,2020年全镇已受理贫困劳动就业补贴115人,积极落实就业扶贫补助36200元。
加强光伏电站收益使用。通过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收益,多渠道开发或增设公益性岗位,及时安排因疫情影响没有外出的贫困劳动者就业增加收入,目前我镇2个贫困村共开发岗位20个,安排就业人数28人,支付工资6850元。
加强村企对接力度。以建档立卡贫困村为帮扶对象,以签约结对、村企共建为主要形式,从2016年到2019年,组织引导安徽瑞泰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青阳县五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三只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结对帮扶我镇3个村,带动1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今年在疫情影响下,五溪矿业又积极新开发公益岗3个,每人每月增收700元。(余思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