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的逐渐好转,泾县榔桥镇也全面投入到复耕复工的生产中,全镇百姓的生活逐步恢复正常。但是,由于受疫情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贫困户家里积压了不少的农产品,眼见着新一轮的生产季就要到了,去年的农副产品却还没寻到个好出处,这让他们丧失了复耕复产信心。榔桥镇团委号召广大团员青年投身到爱心助贫的队伍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这些贫困户打开销售渠道,助力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广泛宣传“导购员。河西村的郑大爷今年已经70余岁了,老人家没有子女,一辈子的生活都靠手头上的编制竹篮的工艺来在维持,年纪大了他也没办法像年轻时候一样背上竹篮走街贩卖,又因为不会说话,更没办法向路过的游客介绍这竹篮的品质,家里编好的竹篮子都已经摆不下了。河西村的团支部书记武道青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看到微信里许多好友都开始转型做微商,武道青灵机一动,我也可以做贫困户的“专属微商”啊!她和村里的青年干部江莉一起上门,一个测量一个拍照,把郑大叔家的竹篮好好拍个清楚,回来就编辑文案发布了朋友圈,积存的竹篮在朋友圈发布当天就抢购一空,现在的订单都预定到了一个月后。尝到了甜头的武道青开始举一反三,她把本村适宜朋友圈销售的贫困户农副产品好好梳理一遍,和江莉一起按期上门采集素材然后利用公众号、朋友圈、微信群等多渠道发布,其他村居的团干也纷纷效仿他们的办法,全镇上下掀起一股销售热潮。
上门采购“销售员”。相比起竹篮、干笋、葛粉等类似农副产品,生禽类的销售更有难度。镇青年干部王群群帮扶联系的贫困户朱三益家养殖了600余只母鸡,养殖这些母鸡每天需要喂食大量的稻谷、玉米,母鸡卖不出去还需要消耗饲料,这对朱三益来说是双重的负担。王群群在镇团委的组织下,上报了朱三益户母鸡严重滞销的情况,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吸引了不少的购买者,王群群又当“客服”又当“采购员”,耐心的回答消费者关于农产品的相关疑问,详细记录下他们的要求,然后上户按照要求挑选。根据购买者的要求,王群群一般会选择个2-3只母鸡,然后跟购买者进行视频沟通,为购买者直播下单,为保证家禽类食材的安全新鲜,确定下来的母鸡,王群群也会要求朱三益进行宰杀清洗,并立即打包封袋,让购买者买的放心吃的安心。
倾情配送“快递员”。贫困户的农产品大都是自家生产,平时也多是在家门口卖卖,现在在镇里团员青年的帮助下,许多贫困户的产品都走出了村门,销售到县里或者其他更远的地方,贫困户开心的同时又为运输的问题犯了愁。对于占多数的定居县城消费者来说,与榔桥镇之间这不远不近的距离很是尴尬,自己跑一趟肯定是不划算的,但是若是用上快递就更没有必要,还白白多出一笔支出,镇团委考虑到这些情况,号召定居泾县城区的青年干部充当起“快递员”,每天下班把需要带回城区的农产品顺路运送,特别是一些对运输过程要求比较高的农产品,比如鸡蛋、生禽等,更要加强注意,确保完好无损的送到购买者的手中。
住在泾县的镇青年干部班海振最近每天下班都多了项工作:他要帮贫困户的鸡蛋进行打包。班海振自己出钱买了鸡蛋专用运输包装,把鸡蛋一颗一颗放置好后,再小心翼翼带上车。交给购买者时,他还要打开再检查一下,和消费者共同确认一下鸡蛋是否完整,遇到偶尔路上颠簸导致个别鸡蛋出现破碎,班海振第二天都会再给购买者补上。他说:“爱心助农的活动就是发动社会力量一起帮助贫困户,咱们镇的团员青年都充满干劲,想着办法卖产品,销售技能个个都是满分呢!咱们要帮贫困户也不能让消费者吃亏,产品质量一定是第一位的,产品好才能有长久销路,这项帮扶才能长久进行下去,为脱贫攻坚工作贡献青春力量!”(魏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