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鼠年新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硬核”抗疫,铁肩担当,守护万家平安,街道社区书写抗疫担当答卷。疫情后的社区,居民与社区、居民与居民之间的心贴得更近、距离缩得更短,他们在都市“水泥森林”中栽种温情;让承载生命的社区更具勃勃生机。
频繁使用微信群,让“水泥森林”长出温情
“现在,谁家烧菜缺块姜或是少了颗葱,在群里一呼,马上就有人相赠。”合肥市蜀山区安居苑社区网格长小汪说。疫情期间,为了便于防疫工作开展,社区工作人员在初期的入户信息核查阶段,便统一建立了由社区工作人员担任群主的各小区微信群。社区工作人员在小区微信群中及时发布疫情防控最新政策措施、宣传防控知识、引导建立正确的家庭防护体系、及时发布街道社区抗疫动态等,“群主是我们熟悉的网格长,实名录入,我们彼此放心。”各家各户纷纷“冒泡”响应。
随着微信交流频次的增多,渐渐地,楼上楼下、前楼后楼也都熟络起来,乃至“分门别类”重新组群拼起团购、探寻“趣”源。“我现在也参加小区菜品团购了呢,性价比还蛮高的。”就连平时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大爷大妈也在子女的带动下热衷起来,“我家老王找到书法爱好知音了,不用烦我天天听他说道了。”“我家楼上刘阿姨原来是位退休老中医耶,她介绍的养生方法还真顶用。”
“你好!你就是微信中的徐兵吧,认识一下,我是方振明。”小区微信群的建立,见面微笑打招呼、相互包容、互助互爱的氛围浓烈起来,有力促进了睦邻友好,加深了彼此间的联系。“原本住在同一小区、甚至同一栋楼的居民互不相识不交流的现象普遍存在。”但现在通过微信实名认识后,彼此互相帮助、探讨智趣、甚至成为了好朋友,相约“线下”游园,让“水泥森林”长出温情,释放正能量。
社区硬核抗疫情,赢得了民心增强了凝聚力
“宝贝儿,来,往妈妈这里走!”春光明媚,解封后的安居苑东村广场上,已有居民在此活动。自己和家人未被感染,生命中最珍视的事物和最重要的关系未受损伤,才能以一种劫后余生的心情审视疫情过后恢复的一切平静,“这都得益于社区‘硬核’防控措施的落细落实,社区党委做了大量工作,我亲身感受到了。”“通过这次疫情,居民与我们的关系更近了,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来说是很大的助力。”安居苑社区党委书记张谷说。
“各位群成员,周三我们将在篮球场旁边的那块空地种花、植树,现在需要5名同志来帮忙将那块空地规整一下,主要是拔草平整土地,愿意参与者请接龙。”3月23日中午,美虹社区在小区微信群中发出倡议接龙,不一会就满额,不少未能接上龙的党员还在群中懊恼自己手慢或者看见迟了,为“没资格”参加这样的公益劳动愧疚,“明天栽树希望我能幸运第一个接龙。”“现在社区有什么公益事情要做,我们就在群里动员或直接接龙报名,都是一呼百应 ,比起以前,主动参与社区事务的人多多了,参与者也更走心了。”
七里塘社区红旗厂小区居住的老人较多,经常有希望帮忙换水龙头、通水管、修理门锁等需求,社区引导居民组建有一技之长的“管家”志愿帮扶队,消息在小区微信群发出后,踊跃报名者一个接一个,还有推荐家人的。“自己有修理技能,也有专业工具,能帮到街坊觉得很开心。”七里塘社区63岁的尚德怀认为。
凝心聚力,团结一致的共同抗疫,把社区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民族团结、互帮互助的重要意义,“这对扎实有效推动社区各项事业更上新台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进一步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