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发放的工资2500元,护林员工资400元,雷竹笋销售9400元,危房改造政府补贴20000元...在泾县桃花潭镇的贫困户操红兵的电子帐页里,如实记着大大小小的收支流水。
今年50岁的操红兵是该镇一体化住户调查样本点的记账户,从2017年成为统计调查对象以来,他每天晚上都将一天的收支详细记录在e记账APP里,3年来数千笔记录,不仅为核算该地区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提供数据支撑,也从侧面反映出脱贫成效。
操红兵是桃花潭镇乌石村土生土长的村民,因儿子精神残疾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长期以来父子俩人相依为命。为帮助操红兵父子俩顺利脱贫,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帮助其申请了低保补助和残疾补助。此外,在镇政府的帮扶下,操红兵去年还实施了危房改造,住上了新房子。
为了解决该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乌石村村两委和扶贫工作队筹建了扶贫车间,成立了泾青太雷竹笋专业合作社,引进了大山人木梳厂。每年春季,泾青太雷竹笋专业合作社便在扶贫车间收购村民的雷竹笋进行加工、销售,其余时间便由大山人木梳厂,吸纳附近劳动力进木梳厂务工,带动增收。仅是在木梳厂务工收入一项,操红兵去年就增收1万多元。从上报的统计年报数据上来看,记账户收入逐年增加,去年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达16.1%。
据了解,像操红兵这样的贫困户在泾县桃花潭镇样本点的10户记账户里共有3户,他们事无巨细地记录着家庭所有的收入支出、生产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信息,不仅为促进城乡居民增收提供重要统计支持,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决策依据。(沈梦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