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县:莴笋卖得俏 丰收农民笑
来源: 2020-05-08 12:18:35 责编: 安徽党媒云

102739817960

image001

秧禾春韭绿,大地换新装。近期,泗县丁湖镇汤湖村的上百亩莴笋迎来了丰收,一望无际的莴笋基地将田野装点成了绿色的海洋。基地里菜农们正忙着收割、搬运,抢抓莴笋采收,收购商们则忙着打包、装车,现场一派繁忙热闹景象。

莴笋是营养科医生经常推荐的“千金菜”。中医认为莴笋味苦、性寒,有益五脏、通经脉、坚筋骨、开胸膈、利小便等功效,还助降血压和血糖。吃莴笋生熟皆可,凉拌、烧、炒、烩都行,还能加工腌制酱菜、泡菜等。

莴笋的种植、管护、收割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在莴笋基地里忙活的菜农们大都是村里的贫困户,照看家里的同时也可以做些零活贴补家用。时美丽是村里的贫困户,正在打理莴笋。“我在这干了一段时间,像我这种上了年纪的人去别处打工也没人要,现在在家门口干些打农药、收割的农活,一个月还能有1000多块钱的收入呢!”该村未脱贫户时美丽对自己今年能够顺利脱贫信心满满,“这些活不累人、离家又近,很方便。”

感到更满足的还有耿保前、杨志同、董美玲,如今他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好,距离脱贫致富的目标越来越近。该莴笋基地的负责人杨万红,在外从事蔬菜种植工作十几年,拥有大量的销售资源和技术优势,去年9月份他申请注册成功鸿运蔬菜家庭农场,决定返乡创业带动身边人共同发家致富。为了方便贫困户就业,杨万红为大家提供了灵活的工作时间,并亲自指导贫困户如何更好地种植莴笋,在基地务工的贫困户都对他连连竖起大拇指。

汤湖村是典型的农业村,以往村民们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作物为主,一年一收,付出多却收入微薄。近年来在镇政府的支持引导下,该村逐渐形成了特色种植产业,并在附近村镇小有名气。每逢蔬菜上市,外地客商纷纷上门抢购,村民们足不出村便可择价而售。

“只要收益好,一起努力,我相信我们村通过种植大户带头,一定能够稳定脱贫奔小康!”杨万红在五一假期收割了15万斤莴笋,收入大概9万元,看着120多亩的莴笋他喜上眉梢,越干越有奔头。他说:“有时候也会存在市场饱和的情况,但这些都是暂时的,我准备把莴笋收割打包放进冷库,等行情好的时候再拿出来销售。下一步,准备延长产业链条,发展罐头加工业,更好地实现增收致富。”

据该村书记汤士雷介绍,现在很多年轻人都进城打工,撂荒地越来越多,但这也为我们发展集约化、规模化特色农业提供了契机。今年村里会继续引导种植大户返乡创业,发展集体经济,把闲置的土地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用起来,同时和镇里积极对接技术资源,努力让村里的特色种植持续换发活力。(通讯员  贺微微  梁满义)(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