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是城市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基本单元。小区虽小,但却关乎千家万户。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党委以建设“五好”小区为抓手,结合街道“七小”专项提升暨文明创建“百日攻坚”行动,从群众需求出发,实现服务零距离,打造群众满意、邻里和谐的幸福家园。
打造“行走的议事厅”,做实小区治理“微循环”
“今天的议事会就一个议题——如何规范小区居民文明养犬。”近日,位于合肥市蜀山区三里庵街道杏林社区梅园公寓内,经过前期收集居民的意见建议后,小区议事会成员正在就小区文明养犬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商量对策。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养宠物已成为一种时尚,但同时犬吠声扰民、随地大小便、不栓狗绳、狗伤人等问题也日益显现,这不仅破坏了小区环境,也给物业管理和保洁工作带来了困扰,影响了小区的邻里和谐。自今年6月1日《合肥市养犬管理条例》实施后,养犬问题更是受到小区居民的关注。梅园公寓小区老年人较多,狗狗通人性,有狗狗陪伴,老年人没那么孤单,但不文明养犬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一些居民通过意见箱、微信群,将问题反馈至社区议事平台。
经过1个多小时“民主协商”,解决方案达成一致。结合街道“七小”专项提升暨文明创建“百日攻坚”行动,社区和物业公司加大宣传,通过小区宣传栏、发放倡议书等形式,提醒养犬人士随时注意文明养犬,进行潜移默化地引导,营造文明养犬氛围;由小区退休党员组成夕阳红文明劝导志愿服务队,轮班对小区不文明养犬行为进行劝导。三天后,随地大小便、不栓狗绳等行为基本杜绝。
“建设‘五好’小区,应从百姓需求出发。小区事大家议,就是要畅所欲言,发出自己最真实的声音,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通过线下、线上渠道理性发声。杏林社区党委负责人说。
自搭建议事平台后,共收集到居民意见、建议26件,按照“收集意见、确认议题、制定方案、组织协商、反馈结果、总结存档”六步工作法,先后解决老年人活动阵地、健康义诊、油烟扰民、长廊破损修缮、小区绿化带杂乱、路面坑洼不平、文明养犬等问题18件,受到小区居民的一致好评。“最快的一次,居民上午提出意见,我们下午就协调解决了。”物业公司负责人说。
建设小区睦邻点,让服务与群众“零距离”
“现在有了‘小区睦邻点’,我不出小区就能免费针灸、推拿,真是把爱心服务送到了家门口。”社区居民陈建慧说。为深入推进党建领航小区治理“五好”建设,杏林社区党委以梅园公寓小区为试点,将齐亚军志愿服务工作室引入“小区睦邻点”,每天固定时间为上了年纪的居民开展针灸、推拿活动。
“社区居民参与诊疗的热情很高,我们也很乐意为他们服务”。赵汉卿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18级的一名学生,去年加入了学院的志愿者队伍,但是志愿服务队以前在社区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不能常态化开展服务,这让他感到很不便,现在有了固定的场所定期开展,可以为更多居民提供服务。
杏林社区党委以“五好”小区建设为背景,充分发挥齐亚军志愿服务工作室的作用,重点打造“红色青年中医义诊扶智”志愿服务项目,为辖区居民建立常态化服务模式,该项目已荣获2019年第四季度“合肥市最佳志愿服务项目”。目前已开展活动20余次,为群众提供健康筛查和咨询800余人次。后期计划开展红色中医志愿服务“进入楼栋”、“进入邻里”、“进入家庭”的宣传和服务,以及“五禽戏”、“手动坊”,“居民健康大讲堂”等活动,把服务送上门,让服务与群众零距离。
小区治理工作的核心是服务群众、解决小区居民反映的突出问题,营造和谐和睦的邻里氛围。下一步,杏林社区党委将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行小区治理“五好”建设全覆盖,营造“共建、共治、共享”小区治理新局面,全面提升社区居民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丁刚 夏菁 仲名山 孙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