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县黄村镇“三化”管理村级后备干部
来源: 2020-06-17 10:39:40 责编: 陈亮

170412817928

走进泾县黄村镇花林村村部,一位“九五后”扶贫专干在办事大厅轻快地敲打着键盘,见有贫困户前来咨询慢性病鉴定事宜,正耐心地向他说明。这位熟知脱贫攻坚惠民政策的小姑娘是黄村镇招考的后备干部。

为解决村干部年龄偏大、能力素质偏低的问题,2018年以来,宣城市泾县黄村镇以多元化选拔、专职化管理、长效化激励的“三化”管理方式,培养了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年轻队伍,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青年骨干力量。目前,该镇9个村,14名后备干部,平均年龄在26岁左右,有6名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在党的基层建设、扫黑除恶、文明创建、疫情防控等工作中顶起了年轻人的“一片天”,他们在基层沃土中挥洒青春,实现自我成长。

多元化选拔。由各村联系村组长牵头,扶贫工作队、村“两委”干部通过在党务村务公开栏张贴招考公告、召开党员群众会议、入户走访、微信群推送等形式,重点宣传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未就业大中专毕业生及退伍军人中推荐选拔村级后备干部,明确政治标准、文化素质、年龄要求、学历等基本条件,拓宽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渠道的同时,提高村级后备干部队伍整体结构和综合素质。符合条件的推荐人选由镇组织办安排统一考试,并对其进行组织考察,将考察结果上报镇党委,公示无异议的报县委组织部、民政局备案。

专职化管理。一是强化实践锻炼。有目的地给后备干部压担子,推行“试任职”,即动态调整的轮岗制,先将后备干部作为村主任助理等协助村“两委”干部开展工作,不断增强后备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群众基础,再结合村级实际和发展需要,根据后备干部自身能力素质明确职责。二是严格纪律底线。后备干部与镇村干部同等实行坐班制,上下班时间同步考勤,引导后备干部“按时上班”、“在村工作”。三是加强教育培训。由镇党委确定党的理论、便民服务、法律法规等专题,不定期举办村级后备干部专题培训班,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综合素质。  

长效化激励。指定各村联系村组长和村党组织书记为该后备干部的培养联系人,每季度与其谈心谈话,交流思想、工作情况,肯定成绩、指出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解决后备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同时,采取评优树模、表彰奖励等方式对在脱贫攻坚、追赶超越等重点工作中有突出表现的进行鼓励激励;对实绩不突出、出现违纪违规等问题的,取消其后备干部资格,及时充实调整。(周万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