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回家随处可见的水泥路,不再是以往的泥泞不堪,道路、旅游厕所干干净净,垃圾也没了踪影。与两年前相比,真是大改观啊!”刚从外地务工回来的泾县桃花潭镇宝峰村村民舒建武连声赞叹。近年来,桃花潭镇在脱贫攻坚道路中着力强化公益岗位的推动作用,让贫困户就近上班,极大解决了部分贫困群众就业问题,不仅使他们有了稳定收入,而且也解决了农村环境卫生长期存在“脏乱差”现象,改善了人居环境,实现双赢。
桃花潭镇宝峰村村民舒士杰患有言语三级残疾,在2014年被识别为贫困户,但是他身残志坚,积极参加政府组织的产业培训,阅读书籍钻研产业,通过各种渠道提高产业技术,同时尝试发展经济作物种植,例如:中草药、吊瓜等。因为今年年纪偏大,体力跟不上,只得放弃种植,又苦于没有其他收入,这时候政府带来了好消息,贫困户可以申请公益性岗位,符合条件的予以上岗。得到消息后,其帮扶人张云龙积极向各部门询问相关政策,帮忙递交申请,准备材料,之后舒士杰顺利通过村医和卫生院健康评定,正式上岗。本着干一行爱一行的工作热情,舒士杰自上岗后及时清扫宝峰村的旅游公厕,还自购清洁用品,发现公厕出现损害及时上报,工作认真负责。
他时常感慨到,共产党对我真好,年纪大了,还可以放下裤腿卷起袖子参加工作,并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党和政府的关心与帮扶。
桃花潭镇利用镇村级宣传栏、微信平台宣传公益性岗位开发的类别、岗位数、岗位工种等信息,使公益性岗位广为人知,同时上门走访贫困户,认真筛选,了解贫困户就业意愿。经过严格把关、慎重筛选,确保公益性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张玉娟 舒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