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椒县马厂镇玉屏村,梁兴珍可谓是“名人”。过去是因为她家二女儿患免疫缺陷症,常年花费巨额医药费,她成了负债累累的“名人”。如今,通过辛勤劳作,再加上政策扶持,她成了村里脱贫致富的“名人”。
为给孩子治病,梁兴珍与丈夫外出务工,二人辛勤劳作,仅能勉强维持孩子看病所需费用,家庭其他开支依靠借债解决,家庭经济一直很困难。因此,该户被精准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被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梁兴珍与丈夫反而为脱贫变得更着急了,他们没有等着靠救济脱贫,而是选择了靠辛勤劳作脱贫致富。为了尽可能地保持家庭收入的稳定,她让丈夫继续在外务工,现年已47岁的她毅然决然地回乡创业。按她自己的话说,这样还能照顾两个孩子和年迈的母亲。
梁兴珍说干就干,在县经信局及镇村的帮扶下,2017年她在村外的公路旁边承包了16亩的水塘,发展鱼虾养殖,并常年居住在水塘边,日夜为她的鱼虾忙碌着。
梁兴珍没有养鱼虾的经验,不懂养殖技术,她除了利用镇农技员上门指导的机会外,还通过网上自学,遇到不懂的问题就问镇农技员,还经常去有经验的鱼虾养殖户家请教经验。到了鱼虾收获的时候,她不等天亮就起床打捞鱼虾,赶十几公里路,将新鲜鱼虾送到马厂、东王等周边集市销售。售完回来,又忙着喂养、打药、除草、整理围障。当年,梁兴珍鱼虾养殖利润达2万多元。2018年,梁兴珍的干劲更足了,当年的利润近3万元。
鱼虾的连年丰收让梁兴珍的信心越来越足,加之扶贫干部的帮扶和前两年发展产业的经验,2019年梁兴珍在鱼虾塘与树林之间搭建鸡棚,发展小型大棚老母鸡养殖项目。从鸡苗的购买到鸡蛋的销售,县经信局都跟进帮扶,梁兴珍照旧没有坐等帮扶,她整天在鸡棚与鱼塘之间操劳着。附近的村民都说“梁兴珍你现在脱贫了,还这么拼啊!不在鱼虾塘就在鸡棚里,连饭都顾不上吃,太勤劳了!”,梁兴珍总是笑着说“现在我拿到了脱贫光荣证,不过还是劳动最光荣”。
目前,梁兴珍养殖老母鸡一千多只。仅此一项,该户今年又增创收入2万多元,加上丈夫外出务工收入,年纯收入达9万多元。不仅还清了为二女儿治病所欠的17万元债务,而且结余存款近10万元。
近日,县经信局帮扶干部杨邦和顶着烈日到梁兴珍家开展帮扶。刚进梁兴珍家,杨邦和就看到她家二女儿正在晾晒衣服。“现在这孩子的病恢复得很好,也能帮着做些家务了。这都亏了你们经信局和镇上村里的帮扶。以前给这孩子治病,一年需要承担医疗费五六万元,现在有‘351’兜底扶贫政策,一年最多只要承担一万元。”面对杨邦和对孩子健康的关心,正在鸡棚给鸡喂食的梁兴珍感谢道。
“两个孩子的教育补助资金也都已落实,相信你的孩子一定像你一样有不怕吃苦的精神,刻苦学习,不辜负大家的一片苦心。家里最近有没有什么困难?”杨邦户一边说着,一边帮梁兴珍给鸡添水喝。“你们帮扶我够多的了,剩下的就是自己干喽,现在都挺好,没啥困难。”梁兴珍笑容满面。
据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梁兴珍个头不大,体重不过八十来斤,但她一直都不愿带着贫困的帽子浑浑噩噩地生活,脱贫致富的念头非常强烈。要让这个念头变为现实,除了党委政府的帮扶,还要靠贫困户自身的辛勤劳作。很显然,梁兴珍意识到了这个道理,并通过自身的辛勤劳作换来了美好的新生活。这进一步激励了周边贫困户以及普通农户依靠自身的不懈奋斗逐梦小康的斗志,所以他们都说“梁兴珍是咱村脱贫致富的名人”。(杨邦和 王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