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下发《关于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的命令》:自7月25日12时起,我省长江、淮河、巢湖流域相关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 ”随着这一则紧急通知出现在了合肥市庐江县龙桥镇防汛应急工作群,黄屯联圩防汛工作也进入了战时状态。
黄屯联圩位于马山、福兴、新建、黄屯社区等4个村之间,9.5公里的堤坝更是涉及到黄屯联圩地区万余人口。“我们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我们的黄屯联圩,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黄屯联圩防汛指挥部负责人熊晓林说道。而他们确实也是这么做的。自接到通知以来,指挥部连夜制定村级人员撤离避险预案和巡查、加固堤坝的工作安排,同时对圩内以及低洼处村民进行转移、安置。
凌晨三点,巡埂人员行走在及膝的水里,他们要去险埂段进行巡查。经过数日不间断的拉网式摸排,140多个沙渗点,险情3处被发现了,目前已处理完毕。
上午八点,工作人员在对低洼处居民进行转移,同时劝离那些不愿离开的居民。截至目前,圩内低洼处居民100余人皆转移完毕。为防止居民在撤离后擅自返回,工作人员在群众转移后对各个撤离地段采取断电,停水,贴封条,上锁等方式阻止人员返回。
中午十二点,黄屯安置点内,几十名群众在井然有序地拿着餐盘,盛取午餐。为给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志愿者们每天都要对教室、走廊、餐厅消毒;每餐前,都对餐饮具进行消毒(沸水蒸或煮10分钟以上),消毒后放置在无蚊蝇侵扰处备用。
下午四点,120余名民工正在打桩、扛包,处理沙渗。为更好更快地加固子埂,黄屯联圩调用铲车5台、挖掘机2辆、20辆运输车,动用麻袋5000条、木桩50根、毛竹500根、块石400立方、土方260立方,合计加固加高低洼圩堤、埂段子埂300余米。
晚上十点,刚刚结束轮休的小伙子跳入水中,帮助挖掘机打下木桩。十余根毛竹、木桩打下去后,一处沙渗点被填埋,被冲击的松散的堤坝被加固。
每一天,黄屯联圩的重复上演的情节,也是龙桥镇防汛人员普通,却不平凡的一天。为保护家园,他们不顾自身安危,积极响应龙桥镇防汛冲锋号,投身这场保卫战,誓要打赢这场保卫战。(王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