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城镇临时党支部:安置点里的“红色堡垒”
来源: 朱灿铭 2020-07-30 15:05:19 责编: 大虫 实习生:刘莎

5f2ac966d2295d5a69824ba7ac522fc

为切实保障转移群众的基本生活,庐江县庐城镇党委将安置救助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安置点管理服务工作。

坚定“主心骨”,将支部建起来

在转移群众较多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凝聚人心力量,庐城镇党委成立汛期受灾安置点临时党支部3个,共有党员30人。临时党支部由各个河段防汛领导组组长任书记,村党委书记任副书记,加强安置点党员的管理和作用发挥,以党建引领安置救助工作顺利开展。

临时党支部积极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及时制定各类工作方案,做好群众情绪安抚和心理疏导,加强安置点安全隐患排查和卫生防疫,做到让群众吃得好、住得舒心。

建强“主力军”,将身份亮出来

党支部凝聚党群合力,党员带头服务群众。庐城镇党委在安置点成立“红管家”队伍3支,共有成员31人、青年志愿者23人,为群众提供贴心、暖心服务。

在转移群众到达后,马店村安置点里的“红管家”们定岗定责,成为最忙碌的人。当得知业屯村民罗某莲卧床不起,朱威立即联系车辆,连夜将其送到城东医院;郑先银主动清除杂草、打扫卫生;朱迎芬负责统筹协调后勤保障工作,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实际需求。看到“红管家”们每天忙前忙后,转移群众中的党员也挺身上前。马发友是转移群众中的一员,也是一名党员,一直帮助维持秩序、打扫卫生。“我是党员,我希望为大家创造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大家住得也舒服些。”马发友黝黑的脸上洋溢着腼腆的笑容。

夯实“主阵地”,将生活动起来

临时党支部作用发挥好不好,转移群众最有发言权。根据转移群众中大多是老人和儿童的实际,各个临时党支部有针对性地办好事实事,在高建社区世纪华府安置点里,临时党支部联系庐江县医院党委组织大内科党员医疗队,为转移群众提供义诊、健康咨询和灾后疾病预防宣教,同时联系城东小学党总支派驻党员教师为安置点儿童辅导课业、做游戏,丰富儿童生活。

民心,凝聚在党旗下。随着一件件好事实事的落实,转移群众的日常生活更加舒适,情绪也日渐稳定。临时党支部,已经成为安置点里的“红色堡垒”;安置点,也变成了转移群众温馨、舒适的“临时家园”。(朱灿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