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多举措保护黄河鲤鱼资源
来源: 2020-08-07 15:09:27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黄河旧时改道在砀山遗留的故黄河,是天然的鱼类产卵场、越冬场和索饵场,是天然渔业种质资源库。多年来,安徽省砀山县采取多种方式方法,遏制流域内乱捕滥捞行为,保护黄河鲤鱼资源,改善故黄河生态环境。

image

建立黄河鲤国家级保护区

2016年农业部审定批准建立故黄河砀山段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包括砀山故黄河水域及沿岸滩涂,西起故黄河上游官庄坝镇,东至下游葛集镇蟠龙湖最东部拦河坝,河道全长约45千米,总面积1340公顷,其中核心区285公顷、实验区1055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黄河鲤鱼。保护区实施全流域禁渔,禁止一切捕捞、采集水生动植物活动。保护区的建立,对故黄河生态环境的稳定性、黄河鲤鱼及其他野生动物资源以及生物多样性,推动水产科学研究和旅游发展有着积极意义。

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

为了进一步加大黄河故道水域渔业资源养护力度,促进水生生物增殖,改善和修复水域生态环境,近年来,砀山县畜牧兽医水产中心多次开展渔业增殖放流活动,恢复故黄河水生生物资源,维护生物的多样性。仅2017年、2019年和2020年,该县3年共向黄河故道增殖放流鱼苗250余万尾,有力保证了黄河鲤鱼的种群稳定。

image

开展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长江(安徽段)禁捕退捕有关工作的通知》,2020年砀山成立禁捕退捕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禁捕退捕等工作。制定并印发《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禁捕退捕工作方案》,抓好涉渔农民自用船清理,指导保护区内相关镇做好农民自用船的排查、登记、回收、清理等工作,引导沿岸兼业从业者转产转业,做到长远生计有保障。印发《关于做好黄河故道禁捕、打击销售长江流域非法渔获物、打击违法经营野生动物工作的通知》,自2020年7月1日起到2021年6月30日分三个阶段,依法严厉打击查处“电毒炸”、“绝户网”等非法作业方式,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黄河鲤鱼以及生产性垂钓作业等行为。

image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助力”禁捕

该县严格落实中央、省相关资金保障政策,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采取多种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统筹使用渔业油价补贴、资源养护等相关资金,统筹兜底保障禁捕资金需求,加大对禁捕工作的支持力度。

image

加强市场监管禁售非法渔获物

对全县水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及经营水产品的餐饮服务单位进行登记造册,上门摸排水产品进货渠道,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同时,监管人员加强日常巡查,严厉打击出售、购买、运输、转让、加工、消费黄河鲤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非法捕捞渔获物的违法行为。(通讯员   李艳龙  路杨)(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