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丁桥镇:扶贫专班“专”又“钻”
来源: 2020-08-10 17:17:06 责编: 罗晓薇

71ea23404dec818fca566ba34b7971cimage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年,党和国家的扶贫力度进一步加大。丁桥镇永平村新来了血防站的章永年和周志祥两名同志,还有丁桥镇政府的胡玉才同志,他们三人组成的驻村扶贫专班,使永平村的扶贫工作如虎添翼。

有道是“一人不抵二人计,二人不如三人谋。”扶贫专班有三个人,三人各显其能,为脱贫攻坚出谋划策,如同古代的谋士,今天的“参谋部”、“智囊团”,有了驻村扶贫专班,大大促进了脱贫攻坚。

汛期以来受强降雨的影响,永平村朱渡组有7户民房被上涨的潮水淹了,其中有一户贫困户叫孔香子,本人年满七十,儿子患有多重残疾;房屋被潮水侵占,两人束手无策。听到这个消息后,驻村专班十分着急,班长章永年说:“他们家很危险,我们要立即采取行动。”驻村扶贫专班同志冒着大雨前往孔香子家帮忙转移,他们把电器和贵重物品架到了比较高的地方,把一些易烂易腐蚀的东西转移到邻居家中,并将她和儿子安置在邻居家中。

转移之后,驻村扶贫专班还经常去孔香子安置的邻居家,关注他们最近的生活,询问有没有需要的物品,尽可能帮助他们。虽然贫困户吃得饱、穿得暖,但是专班同志还是不放心,买了很多面包和矿泉水慰问孔香子母子。专班班长章永年握着孔香子的手说:“潮水还没有完全退去,你们先不要着急,安心地照顾好自己的身体,等水退去之后,我们先看看房屋有没有受到影响,再将你们搬回去。如果有困难,尽管对我们说,我们一定尽全力帮助你。”孔香子激动地说:“现在国家政策好,照顾我们这些贫困户,让我们日子过得很好,谢谢你们!谢谢你们!”

image

潮水退了以后,丁桥镇卫生院将孔香子家房子进行了全面消杀,孔香子不想太麻烦邻居,把东西搬回去了。扶班专班赶过去后,帮他们整理电器、家具,并一再嘱咐孔香子要保重身体、注意卫生。孔香子将专班人员送到门口,一个劲地感谢他们的帮助。

丁桥镇永平村地畈组的张顺高,今年56岁,妻子徐翠平46岁,他们的儿子已从技校毕业。本来张顺高和徐翠平都在本地厂里上班,儿子在外地打工,一家人收入可观;可“天有不测风云”,先是徐翠平先天性心脏病发作,后来张顺高又得了肌肉萎缩症和脑膜瘤,儿子在外地工作不顺回到了家,一家人从此没有任何经济收入,且疾病缠身,生活陷入困境。他们家的帮扶人章永年了解后心急如焚,多次上门为他们家想办法。去年,徐翠平到合肥做了心脏手术,目前恢复良好,已经能做一些轻巧的事了。张顺高虽然四肢无力,舌头萎缩,说话不清,但在帮扶人的鼓励下,坚持用哑铃锻炼手臂,还在徐翠平的陪同下,每天傍晚在村子边上走走。最让章永年牵挂的是张顺高的儿子,自从疫情之后一直在家呆着,不愿与人交流,村里介绍他到本地工厂上班,他没去做。章永年与孩子促膝谈心,了解他的想法,尽最大的努力帮他在本地找一个合适的工作,以便照顾父母。

image

家住永平村地畈组的另一名贫困户叫梅正双,已年届七旬,他还天天山上地头劳作,笔者随村扶贫专干汪伟和扶贫专班人员去他家时,已是上午10多,这样炎热的中午,他还在山上砍竹子来回。只见到他的老伴和患有精神残疾的儿子(梅正双上高中的孙子在房间里)。面对这一家四口,当帮扶人周志祥谈到他们家情况时,不禁叹自连连。这一家老的老、残的残、小的小,日子确实艰难,一家人的收入全靠七十岁的梅正双,本该颐养天年的老人,却整日在外劳作,怎么受得了?梅珍红的儿子患精神残疾,周志祥为他办了残疾证,并苦口婆心地劝他去本地工厂上班,可他去了之后不愿干。这段时间,梅正双的儿子与暑假在家的孙子在家时常发生矛盾,有时大打出手。梅正双十分头痛,他到村部要求将儿子送到精神病院去,周志祥正在想方设法说服他的儿子,带他去医院。

当我们离开村庄时,迎面看到一位弯腰驼背的贫困老人,背着一袋新摘的玉米步履蹒跚,章永年与周志祥马上跑过去帮助她,把一袋沉甸甸的玉米抬到老人家稻场上。

扶贫专班的胡玉才在镇政府上班,工作千头万绪,多头兼顾。防汛抗灾期间,他天天白天到永平村搞扶贫工作,晚上到圩埂大堤上值夜班,亏得他年轻身体好,一般人根本受不了。他是防汛、扶贫两手抓,两手不放松,并都做得十分出色,专班班长章永年一再夸赞他。

驻村扶贫专班是一个战斗的集体,更是智慧的团队;他们如一股强劲的东风,助力脱贫攻坚的“风帆”;他们更是润物细雨,帮扶帮在点子上,填补了扶贫工作的少许漏洞,大大增强了脱贫攻坚战斗力,吹响了全面致富奔小康的冲锋号。(杨旭、林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