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做好农村低保制度与扶贫工作政策的有效衔接,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根据省市文件部署安排,决定统一调整宿州市2020年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特困人员供养标准。2020年,宿州市“四线一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统筹为一个标准,每人每年7500元(每人每月625元)。同时,2020年农村特困供养基本生活标准调整为每人每年9750元,财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7236元(每人每月603元);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保障标准为每人每年11917元,财政补贴标准为每人每年10597元(每人每月883元)。
为进一步做好城乡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助力全镇脱贫攻坚,砀山县赵屯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镇民政办牵头全面落实好城乡低保提标各项工作。
镇村联动,完成救助对象收入核定工作
由镇民政办牵头,村民政专干、两委干部协助配合,对全镇1555户2471人农村低保户的家庭收入状况、财产状况进行重新核定,坚持分类保障制度,根据最新低保贫困对象家庭收入、财产情况,及时增发、减发或停发低保金,对家庭确实困难的,低保救助发放金额予以倾斜。通过镇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一周内完成了全镇低保户的收入核定工作。据悉,在城乡统筹低保标准前,该镇低保户人均月低保金发放金额为267.08元,提标后变更为人均月低保金351.28元,人均补差水平提高了31.52%,真正让困难群众享受到了国家政策红利。
部门衔接,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
2020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镇民政办与镇扶贫办积极沟通协调,将脱贫攻坚工作与民政兜底保障工作相结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摸底排查工作,对提标后符合最新低保标准的贫困户及时纳入,确保发挥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作用,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镇民政办对接扶贫办提供的2019年度人均纯收入低于5000元的数据,共28户74人,核实是否享受低保救助情况,其中22户47人已纳入低保保障范围,未纳入低保救助的人员由镇民政办进行调查,核实家庭经济状况,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
制度保障,确保社会救助工作落到实处
结合该镇实际情况,落实各项社会救助制度做好民政工作。建立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对困难家庭和个人进行登记备案、动态监测,及早发现、及早救助。用好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对紧急困难型对象的临时救助,采取简化审批手续,直接受理申请、审批。完善城乡低保动态调整制度,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应救尽救”,严格实行个人申请、乡镇审核审批的认定程序,对各村申报的对象,镇民政办100%入户调查。
下一步,赵屯镇将不断强化政策导向,继续做好社会救助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其在扶贫开发中的重要作用,筑牢保障底线,使兜底保障成为脱贫攻坚的支柱力量。(通讯员 崔猛 黄佳)(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