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严:我的援藏故事
来源: 2020-10-14 15:11:34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从砀山至西藏山南,辗转千里赴高原,人生这第一次跨越高度的旅途——作为一名援藏帮扶人员,我深知帮扶工作责任重大,不仅是传承,更是责任,任重而道远。时光荏苒,转瞬间到山南市供电公司已有五个月,还记得刚到时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地理环境和文化的差异,使我常常深夜枕上思绪翻腾,无法入眠。但想到此次帮扶工作的使命,我努力克服了身体不适,逐渐适应这里的一切,并常常自省,“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只有把自己的梦想作为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坚守信念才能立足本职、尽己所能,更好地为帮扶单位献出微薄之力。

担重任攻坚克难

刚到山南,恰逢山南市供电公司组织开展“三区三州”建设项目的结算及档案归档工作。“三区三州”建设项目是国家重大的政治工程、扶贫工程和民生工程,山南市供电公司“三区三州”10千伏项目总数12大项,47子项,投资规模3.005亿元。由于山南市供电公司设备部缺少专业的工程档案管理人员,造成档案管理较为粗放,资料归档不及时、不完善。山南市供电公司设备部安排我接手“三区三州”项目档案管理业务后,我感到责任重大,遂结合砀山县供电公司农网升级改造工程项目成熟的档案模板,并根据山南市供电公司的档案管理要求加以细微调整,形成适用于“三区三州”项目的工程档案模板,组织对施工、设计、监理、结算单位开展档案模板使用培训、规范工程档案归档等工作,并积极协调施工、设计、监理、结算单位及时提供准确、完善的资料,目前已完成综合卷纸质版档案的归档工作,47个分项卷的纸质版档案归档率也已达到85%以上。

追根溯源强管理

“一定要保持援藏帮扶工作的优良传统,帮扶不能局限于完成日常工作,还应该有所思,及时帮助帮扶单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临行前公司领导谈话时的嘱咐,我时刻记在心头。

通过开展配网帮扶工作,发现配网工程管理现存的主要问题在于项目储备工作滞后,资金计划下达后方开始报招设计单位,同时可研与设计未实行一体化,导致项目整体进度滞后,前期立项时的工作内容与实际开展工作也存在较大差异。发现问题后,我便积极付诸行动。结合山南市供电公司管理现状,与经研所联合落实了设计单位在需求阶段的提前介入机制。同时,积极推动配电网项目储备工作的常态化开展,先后协助编制上报“十四五”规划项目需求,组织完成山南市供电公司供电服务能力提升专项项目储备,完成了山南市供电公司2020年户表项目市、区公司两级可研初设评审。

授之以渔传帮带

山南市供电公司的配网专业人员普遍较为年轻,平均工作年限不足三年。虽然他们工作态度积极,愿意学习,但受制于基础薄弱与工作环境因素,业务能力有待加强。要想配网专业良性发展,形成传承,培养出一支专业素质强的配网管理团队至关重要。

一番思考后,我决定结合现有工作循序渐进,从人员培训和培训硬件设施建设两方面着手。一方面组织各县公司项目管理人员开展工程管理专项培训,重点围绕工程项目物资管理与竣工资料归档规范性组织各单位进行了集中学习,助力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持续增强规范意识。另一方面,积极推进山南公司生产实训基地建设。在3个月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训基地正式用电、夜间照明等基础工程建设以及架空线路培训设施的验收工作。目前,山南公司配网实训基地已基本具备配网架空线路培训能力。

参与援藏帮扶是奉献,也是心灵的升华,在未来援藏的日子里,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贡献发挥自己的所学所长,担起使命和责任,不忘初心,不负韶华。(通讯员  周严)(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