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砀山:织密村干“保障网” 干事创业聚合力
来源: 2020-10-20 16:29:42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为进一步激发村干部工作激情,充分调动村干部在各项工作中树立争先创优的进位意识,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采取多项举措,全面提高村干部待遇保障,织密村干部待遇“保障网”,打造一支踏实肯干、开拓创新、素质优良的村干部队伍。

提高工资标准,让村干部经济上有“甜头”

​“以前,俺村里有点啥事都是给村干部提前打电话,问大队部开门不?有没有人?现在,有点啥事都是直接去大队部办理,天天开门、都能找到人。”李庄镇李园新村村民张传领的这句话,是近年来砀山县村干部工作状态转变的集中体现。

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建设节奏越来越快,村干部也在各项工作中越来越忙,“兼职”的村干部也变成了“全职”村干部。村委会的大门“有事才开”变成了现在的“全年无休”,村干部切实在村委会中蹲的住、干起来。

砀山县作为水果种植大县,很多村干部除去村干部的身份就是普普通通的农民,随着村级事务的繁忙,家里的地没有精力细心耕种,收入没办法保证,怎么安心工作?村干部的付出与得到要成正比,才能沉下心来为百姓服务。砀山县高度重视村干部生活保障,在充分调研、反复讨论的基础上,县委常委会多次专题研究村干部工资增长方案。三年来,村干部基本工资持续增长。2020年,财政预算村干部基层工资1830多万元。

“拿到手的工资报酬连年提高,我们村里的干部也能放开手脚在村里好好干活,从原来老是心里挂念着自家收成怎么样,到现在天天想着村民脱贫致富怎么干,我们村村级集体经济在2019年就突破了50万,农村电商、农家乐都出名到外省了,这都是工资提高给我们带来的‘甜头’。”葛集镇高寨村书记赵兴说起村干部工资连年提升,脸上露出笑容。工资标准的提高激发了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也为村干部全身心投入乡村发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打了一针“强心剂”。

建立考核机制,让村干部干事上有“劲头”

村干部工资标准连年“涨”是趋势,但并非“一涨了之”。如何让村干部真正干事创业有激情,不断增强内生动力,砀山县一直鼓励多劳多得、认真做事者多得,探索从“涨工资”的基础上延伸到“挣绩效”。

“成绩考核,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砀山县在建立村干部待遇正常增加机制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星级创评工作,并深化延伸了星级评定考核机构,由原来的只考核党建到重点工作纳入五星创评中。根据村年度星级创评结果与平时考核相结合,对各个村进行星级评定。充分发挥星级评定结果运用,县委对被评为四星级以上的村授予年度星级奖牌;同时,对被评为五星级、四星级和三星级的村干部发放不同档次的绩效报酬;被评为二星级及以下村的“两委”成员无绩效报酬。不断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活力,让想干事者有机会、能干事者有舞台、干成事者有地位,让村干部干事创业有“劲头”。

2020年在村干部绩效工资上还有“新砝码”,年度内任职村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扶贫、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被评为“好”等次的,没有出现违纪违法、信访举报等负面情形的,分别给予村正职干部8000元/年、村“两委”其他干部4000元/年的激励报酬;连续3年没有出现上述负面情形的,该项作为绩效报酬固定享受。

完善保障措施,让村干部生活上有“奔头”

村干部待遇的提高,目标考核机制的建立,充分激发了村干部队伍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农村基层领头羊的作用。砀山县继续强化村干部生活保障,持续增强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

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政策,从2016年1月开始,按照工资12%比例为全县所有村干部全部办理住房公积金,为村干部购买住房、改善居住条件提供了保障,改变了只有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能够享受住房公积金的状况。自政策实施以来,砀山县村干部岗位对年轻、高学历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加,村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5.3岁下降到了42.7岁,高中及以上学历所占比例由34.8%提高到了85%,村干部队伍进一步选优配强。2019年年中,通过全县统一招考,为全县139个村各配备了1名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的后备干部,并按照村副职标准落实了工资待遇,村干部岗位也逐渐成为大中专毕业生“中意”的目标选择。

在全面实施住房公积金政策的基础上,为三星级及以上村干部办理了城镇职工养老保险,2020年共县财政共代缴村干部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金580多万元,其余村干部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同时全覆盖为村干部代缴新农合,购买人身意外伤害险,不断强化村干部队伍保障。

砀山县通过落实村干部待遇保障,进一步调动了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了基层干部在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中骨干力量。(通讯员  李艳龙  齐帆)(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