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安徽省砀山县砀城镇东城社区居民毛昊在砀山县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上察看社区的事务。他高兴地说:“如今,我们在网络监督平台的首页地图上能找到自己的村(社区),使用身份证和姓名随时就能直接进入查看。平台里有‘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事项’‘村级资产资源管理事项’‘村级招投标管理事项’‘村级账务管理事项’等18个模块,向我们村民公开了村级各项事务信息,让村务越来越透明,让村民心里越来越亮堂,我们村民不再是村级事务管理的‘局外人’了。”
目前,砀城镇在全镇34个村(社区)同步推进“小微权力”监管机制,在砀山县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上,公开公示“小微权力”监管清单18类35项工作开展情况,实现了基层“小微权力”公开透明,有力保障了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据了解,过去,该镇由于监督机制不完善,村里的钱怎么用、用在哪儿,村民不知道,村干部也不愿说,这就导致了村民与村干部的信息不对称,群众监督无从下手,致使基层腐败问题、农村信访问题产生。
为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砀城镇以“互联网+小微权力”为抓手,推动监督“探头”伸向农村基层,推动公开数字化、监督体系化,织密织牢基层干部权力“监督笼子”。据砀城镇纪委书记武波介绍,新时代,新方法,以前传统的公务栏公开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群众想要了解“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事项”工作内容的需求;“互联网+小微权力监管”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小微权力监管进行深度融合;建立砀山县村级“小微权力”网络监督平台,所有村民使用姓名和身份证就能登录网络监督平台,查看本村账务等信息。
“‘小微权力’监管机制是一体化推进农村基层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的一项重要举措。我镇推动监督‘探头’伸向农村基层,真正把‘小微权力’晒在阳光下、装进制度‘笼子’。让群众心里亮堂,让人民当家作主。”砀城镇党委书记仇卫东说。(通讯员 李艳龙 伍晶晶 李怀春)(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