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贫困村来了“特派员” 科技扶贫“全覆盖”
来源: 2020-11-10 16:06:40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推动农村科技创新和精准扶贫,去年以来,安徽省砀山县完善和落实了科技特派员创业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带动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作用,助力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

高度重视人才,强化人才科技扶贫政策支持。砀山县深化科技特派员工作,制定出台了《砀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支持科技创新政策的实施意见》,每年选派若干名县级科技特派员,为贫困村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服务。为加强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县委组织部、县科技局、县扶贫局、县人社局和县农村农业局联合下发《关于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与贫困村结对服务工作通知》,将科技特派员工作与乡村振兴、创新创业和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不断拓展科技特派员制度新的内涵。

积极争取高层次人才,突出精准选派促高质量发展。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需求导向,围绕砀山县特色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以项目为载体,把高校、科研院所等科技人才资源精准导入到砀山县产业发展中,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产业竞争力。提高选派质量,重在提质增效。县科技局对接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农科院、巢湖学院、淮北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专家,加入到砀山县科技特派员队伍中,提升科技特派员层次和质量,壮大砀山县科技特派员队伍。采取“1+1+1”的模式,即1个科技特派员帮扶1个企业,联系1个贫困村的模式。依托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科技人员专项,做实科技特派员服务地方科技发展工作,督促省级科技特派员深入砀山园区工业、企业,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及技术需求;结合安徽省科技项目,围绕砀山独特农产品梨及黄桃的精深加工开展技术攻关,针对性帮助企业解决产品研发、副产物综合开发利用等技术难题,并指导企业产品升级,提高产品质量,提升水果加工效益,将“三区”人才支持计划做成实施水果产业精准扶贫、引领水果产业可持续发展、带动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

加强宣传培训,助推科技进村入户。为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该县科技局多次召开科技特派员工作交流会,不定期进行督查检查科技人员工作情况。注重做好典型宣传,充分激发科技特派员服务“三农”的积极性。通过广泛开展科技宣传和培训活动,扎实推进科技特派员工作,把创新的动能扩散到田间地头,有效地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助力脱贫攻坚。

创新服务方式,强化成果运用。砀山县不断探索科技特派员服务方式,创新服务模式,完善服务机制,推动形成以院所高校为依托,科技特派员为纽带,企业、农村致富带头人、乡土人才、农民群众为基础的科技服务体系,有效促进了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提高砀山梨的综合利用率,科技特派员陈小举团队与企业围绕“梨渣膳食纤维提取”“梨渣红曲膳食纤维”“梨渣蛋白饲料”“红曲梨膏”等方面开展大量技术研究,获得了相关工艺参数,并申报了9项专利,为砀山梨的“全梨”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理论依据。

该县还选派科技特派员服务于生产一线,有力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进全县农业产业扶贫开发,促进农业增效,带动农民增收。2019年该县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0人,其中省级科技特派员15人,市级15人,县级60人,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2个。采取“专业人员+政策解读”模式,该县选派60名县级科技特派员进驻60个贫困村,实现了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累计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60项。服务企业、合作社、农民协会等机构15个,累计建立示范基地500亩,服务农民1700余户,实现增收,有效带动350户贫困户脱贫致富。(通讯员  李艳龙  段晓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