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强、完善和落实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规范医疗诊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提高全院医务人员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和防范医疗纠纷风险意识,切实改善服务态度,杜绝医疗差错及事故的发生,灵璧县灵城镇医院坚持以医疗质量与安全为医院根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积极推进医疗质量管理工作。
美化医院环境,提升群众就医“舒适感”
一是优化院内环境。从建筑规范、车辆停放、墙面卫生、制度悬挂、用品管理等方面入手,深入开展环境卫生治理、改造内部设施、清除卫生死角、完善保洁制度、整治绿地环境、规范车辆停放等多项行动。严格落实无烟医院要求,张贴禁烟标识,严禁在任何地点设置烟灰缸。及时对线路老化、房屋漏水、室内潮湿等问题进行整改,确保院内安全整洁。
二是加强对特殊场合的管理和维护。在楼梯、电梯、光滑地面、开水供应点等场所,设置规范、清晰的标识标牌,并及时对以上场地和设施进行维护,避免对群众造成摔伤、烫伤等意外伤害。
三是推进“厕所革命”。加强卫生间规范管理,实现卫生间保洁服务定人、定点、定时,达到环境清洁卫生、整洁有序、无明显异味等卫生保洁质量要求。
改变工作作风,提升群众就医“温馨感”
一是加强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升医疗人员专业素养。要求医务人员严格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和《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做到“学好规范,遵守规范,人人争当典范”。仪表儒雅文明,着装整洁得体。上班期间佩戴工作牌,使用“您好”、“请坐”、“祝您早日康复”等服务用语,做到文明用语,礼貌待人。
二是要对群众疑问要耐心解答,对患者病情认真诊疗。坚决杜绝生、顶、冷、冲以及推脱、“踢球”等原则性问题,全面做到热情接待,耐心解答。对患者病症要诊断全面、救治准确、操作规范,做到文明诊疗,悉心护理。
优化服务方式,提升群众就医“方便感”
一是不断优化门诊、入出院、影像检查等关键环节服务流程,方便群众就医,让群众少些疑惑、少跑点路,迈更少的步子,办更多的事,用最简单的话语,做更有效的交流。
二是在醒目位置公示医院所有服务项目、药品价格。利用固定、移动设备等多种手段,为患者公示就诊项目费用和药品单价,实现明白、合规、诚信收费。
三是向患者提供就诊指导及各种诊疗相关政策咨询,提供入院登记、住院咨询指导、办理住院出院手续和结算、住院医保登记、住院患者综合预约和送检服务、患者出院后随访、健康指导、复诊预约、满意度调查等服务。
四是强化便民措施。认真受理和协调门诊患者投诉和建议,争取最快、最有实效地满足群众期望。同时,做好工作细节,免费向患者热(凉)水、健康宣教材料、养生食谱。
狠抓质量管理,提升群众就医“信任感”
一是打造过硬的医疗技术水平。该院重视医技水平的提高,倡导医务人员开展专业知识学习,重视培养能力强、业务精、技术高的优秀人才,营造出了全行业重技术、讲学习、比业务的上进氛围。 以医联体建设为契机,开展以“派出去学、请进来教、引进来培养”为主要模式的人才培养战略,将骨干医务人员派到上级医院、大医院进行培训,带回新思想、新知识。
二是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开展18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十大患者安全目标专题培训学习,做到全员培训、全员知晓、全员落实。通过贯彻落实各项制度和安全目标,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树立良好、值得信赖的医务工作者形象。
三是规范院内投诉管理机制。严格落实首接负责制,在规定时限内对投诉的患者或家属进行反馈。每季度对受理的各类投诉纠纷进行总结梳理,查找原因,加强管理,持续改进。
依法监管诊疗行为,提升群众就医“安全感”
一是加强院内安全管理机制。做好人防、物防、技防等安保措施,在必要的地点设置录音或录像设备,保持和包片民警的日常联系,多措并举,加强对各类违规、违法行为的防范工作。做好候诊室、停车场等地点的秩序维护,避免因候诊排队、车辆停放、诊疗需求等问题引发的争执和冲突。
二是清理清查违法行医行为。严厉打击“黑诊所”、游医、假医等非法行医行为,严肃查处聘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超范围执业等违法违规行为,联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医托”行骗等扰乱正常医疗秩序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健康权益。
三是树立病人至上,质量第一,费用合理的原则。诊断要及时、准确、全面,治疗要及时、有效、彻底,避免因医护技术和管理措施不当给群众带来不必要的损害、感染、差错事故或心理痛苦。提升诊治效率,规范使用医疗技术,坚决杜绝为了经济效益开大处方、做无关诊疗等不良现象。(通讯员 殷博)(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