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供电公司:立足电网精益运维 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来源: 2020-11-24 11:40:58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砀山县供电公司进一步聚焦频停治理和群众需求,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中心,以提升供电可靠性为主线,强化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重心下移抓管理、突出重点抓落实,着力提升电网运维精益化管理。

深化机制“提动能”

“我们要实行‘网格化’配网运维小组模式,线路高压设备主人作为小组长,牵头线路所属低压设备主人做好运维辖区配网线路的抢修、检修等工作,客户经理要配合做好与客户沟通和优质服务。”3月30日,在砀山县供电公司李庄中心供电所工作例会上,该所所长杨文才正在向全体员工宣贯《国网砀山县供电公司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设备主人制、客户经理制、项目经理制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

转变思想,更要换位思考,站在群众的角度做好配网运维和优质服务,切实履行好“供好电、服好务”工作职责,这是国家对我们国有企业的根本要求,是人民群众对我们提出的必然要求,是维护我们自己切身利益的现实要求。

3月份,砀山县供电公司下发《国网砀山县供电公司关于印发进一步深化设备主人制、客户经理制、项目经理制实施意见的通知》,通过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职责、细化选聘标准、优化考核奖惩、开展标杆创建、加强营配业务协同等措施,进一步提升设备主人主动运维意识、客户经理主动服务意识、项目经理主动管控意识,引导设备主人运维关口前移、客户经理服务延伸、项目经理施工全过程管控。

“三类人员”紧抓“频停、投诉、工程”三项管控重点,精益化开展设备日常巡视、隐患排查整治的源头管控,有效防范设备故障的风险。开展重要用户走访、工单提级处理的风险预控,有效避免投诉的发生。开展现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把关的过程监督,有效杜绝作业违章行为。同时,通过“零投诉”创建,“标杆”创建,推行挂“小红旗”、敲“预警钟”评价模式,建立完善“三类人员”考核实施细则,实现员工重点工作绩效评价与个人收入挂钩,真正解决“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让优秀员工多劳多得、绩优酬高、上不封顶。

今年前三季度,砀山县供电公司共评选30名“季度优秀设备主人”。李庄、唐寨、葛集、赵屯4个中心供电所被宿州供电公司评为“季度配电运检业务标杆供电所”。郭德猛、王用领、葛长久等11名员工被宿州公司评为“季度优秀设备主人”。《安徽宿州砀山县35kV赵屯变10kV杜阁107线路改造工程》荣获安徽省电力公司百佳工程线路类第二名,并被推荐到国网公司参评。

image

(电力员工正在砀山县35千伏权集变电站“夜巡”变电设备)

精准核查摸“家底”

在今年年初,砀山县供电公司精心安排中心供电所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一次“特殊”巡视,即“一线一案、一台一案”基础数据、隐患缺陷、整改方案的收集建档,这是关系到公司全年生产运维方面决策上的落地举措。

“35千伏东城变10千伏北海103线路主干线34号电杆长度12米,建设投运于2006年,导线线径是LGJ-120平方毫米,与上一基电杆之间距离是50米,未发现隐患缺陷,与配网条图标注一致。”1月3日,该线路设备主人于文雷在电杆旁将以上参数记录在“一线一案”统计表中。

“一线一案、一台一案”建档目的是持续加强公司对配网线路及设备运行状况的管控力度,及时掌握配网设备的实际现状,规范中心供电所设备管理流程,切实以问题为导向,用数据说话,解决目前配网存在的薄弱环节,为以后的精准投资、检修消缺,提供有力的支撑依据。在此基础上,梳理健全的配网设备异动管理流程,按照“谁发起谁终结、分级审批、协同工作”思路,以中心供电所为基础,运检为主线,营销、调度为协同,结合停电计划的闭环管控,确保配网设备变更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今年以来,砀山县供电公司结合建档工作和迎峰度冬、迎峰度夏期间暴露出的重过载、低电压、频停、老旧线路、无联络等负面清单,已精准开展项目储备170项,储备投资金额1.6825亿元。目前,2021年项目已下达批复投资计划共99项、投资金额1.0739亿元。

image

(施工人员正在砀山县35千伏赵屯变电站进行技改供电设备)

精益举措践“整治”

砀山县境内80%以上均为果园,在2019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县城,从而导致线路走廊树障问题突出,造成频繁跳闸现象。

砀山县供电公司对内狠抓隐患源头整治,结合“季节性、阶段性、长期性”工作特点,在3至6月份开展为期4个月的配网隐患缺陷排查整治专项行动,重点落实好树障、外破、鸟窝、铜铝过渡线夹、专变隐患、触电、标示标牌、电缆终端等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从根本上降低故障停电风险。共计消除9大类、23小类隐患缺陷1082处。

image

(电力员工正在砀山县良梨镇巡视农田灌溉用电设施

专项开展配网二次开关定值整定工作。重新摸排配网线路负荷运行情况,下发定值单,限期让中心供电所二次维护人员立即整改,运检部将就整改情况进行通报,同时作为组织绩效考核依据。另外,针对每一起故障停运,认真分析开关动作记录,验证保护配置合理性,正确动作率,总结不足,改进完善。目前,已完成330台柱上智能开关、397台用户智能开关的定值整定工作。

专项开展老旧变电站环境整治维护工作。从一、二次设备和辅助设施运行状况、变电站运行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等方面着手,对20座35千伏变电站进行系统评估,率先对运行状态较差的变电站精准投入,完成安全工器具室、开关室、控制室、保护室“四室建设”与标识维修、设备监控手段完善、消防隐患治理、环境治理等方面的标准化整治。目前,已完成北关、政务、东城、李庄、刘阁共5个35千伏老旧变电站环境整治维护工作。

砀山县供电公司对外积极主动汇报砀山县委、县政府,促请县政府专题召开全县电力线路走廊清障工作会议,成立清障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全面清理所辖的电力线路防护区的树障隐患,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形式广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构建起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企业依法保护、乡镇具体落实的“四级联动”电力设施保护清障工作格局。清除各类树障7000余棵,切实为高中考保供电和迎峰度夏、迎峰度冬保驾护航。

砀山县供电公司常态化的“管理上精雕细琢、生产上精耕细作”模式,促使配变停运率和配变频停指数指标均分别位于全省第4位,生产运维类业绩指标位列全市第1位。运检类投诉同比下降62.96%,配变停运次数、配变停运时长、配变频停台区同比下降48.05%、62.95%、82.82%。农网供电可靠率99.9462%,同比提高0.0374个百分点,故障报修派单数同比下降31.96%。问题解决型《降低配电停运率》课题荣获“安徽省质量协会QC竞赛二等奖”。

“能带能转”不停电

8月4日,在砀山县开发区境内,带电作业员工正在10千伏曹集108线路主干线10杆上带电进行直线改耐张加装真空开关工作,这也是宿州市首例“第四类”带电作业。

image

(带电作业员工正在砀山县10千伏曹集108线路上开展宿州市首例“第四类”带电作业

该类型带电作业是在电力线路主干、分支线路运行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通过旁路引流线、旁路电缆、旁路开关等设备组成一套临时供电系统,在不中断和影响群众供电的前提下,对需要更换、加装的电力设施进行维护和检修,实现“能带不停”。累计完成带电作业568起,减少约2.2万时户数,增供电量50万余千瓦时。

“我们在施工前,利用联络开关将变电站内运行的7条10千伏线路的用电负荷转移至周边赵屯、官庄这两个35千伏变电站供电,共计99台公变、38台专变上的19136户用电群众‘零感知’。”9月24日,在砀山县赵屯镇境内35千伏曹庄变电站梨曹511、芒曹519同杆架设23号铁塔接地线更换施工现场,砀山县供电公司工程负责人段磊介绍说。

金秋时节,是收获的季节,也是电网检修、维护的“黄金季节”。砀山县供电公司在全力提升群众用电满意指数上下功夫。依托35千伏变电站双电源和10千伏线路“手拉手”供电模式,对于“秋检”排查出需要检修的供电线路,提前把该供电线路上用电负荷转移至其他电源点供电,实现“能转不停”。累计开展站内不停电检修3次,开展10千伏线路集中检修7次,治理频停线路9条,消除各类线路隐患缺陷815处。

砀山县供电公司深入推广带电作业优势、拓展带电作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以带电作业为技术手段,全面提升配网设备安全运行水平和供电能力,对涉及需要例常停电检修的电力设施全部实施“不停电”作业,并且广泛应用于计划检修、故障抢修、业扩工程等业务中,最大限度减少因停电检修消缺、建设改造等造成的停电和电量损失现象,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优质用电。

夯实基础,稳扎稳打,精益求精。砀山县供电公司将“自上而下”逐层分解落实,做到责任到人,督导管理举措在基层单位开花结果。鼓励基层单位“自下而上”探索新管理、新技术,争做试点,促进成功经验落地推广。(通讯员 张闯 史鑫鑫)(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