埇桥区:筑牢校园疫情常态化防控“安全网”
来源: 2020-11-25 17:36:00 责编: 安徽党媒云

安徽日报客户端

校园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近一段时间,埇桥区把生命至上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第一要务,把常态化的疫情防控作为压倒一切的重要工作,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和松劲心态,结合埇桥区实际对症下药,严格落实规定要求,抓紧抓实抓细学校常态化疫情防控,织密织牢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校园安全网。

围绕两案十制,守护校园角角落落

为确保2020年秋季学期安全、稳妥、有序开学,埇桥区早谋划、早布置、早推进、早落实,分析疫情防控形势,结合防控实际,印发了《埇桥区教体局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埇桥区教体局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冬季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秋冬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等,要求各校持续绷紧疫情防控思想之弦,强化落实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措施,毫不松懈抓好校园疫情防控,确保教职员工和学生健康安全。召开埇桥区秋冬季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会议和埇桥区中小学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推进会,分析疫情防控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突出问题,对秋冬季疫情防控工作再动员、再推进、找差补缺,要求各校重点围绕“两案十制”内容,紧盯检测、消杀等关键环节,将各项工作和防控措施落到实处,确保秋冬季各项防控措施不留死角,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对标十四标准,防控学校方方面面

为切实做好秋冬季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9月5日开始,埇桥区对全区425所中小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再次进行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工作分为农村学校和城区学校两个部分进行,农村学校检查验收由乡镇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城区学校由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实施,组织卫健、疾控、教体、市场监管等部门人员成立联合检查验收组,按照《2020年秋季学期宿州市学校(幼儿园)学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验收表》,采取查阅资料、实地查验、走访调查等形式,重点检查各学校防控工作体系建立完善、疫情防控报告制度落实、学生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九项制度”制定、师生健康摸排、防控物资供应、疫情防控培训演练、疫情防控宣传教育、校园卫生消毒、联防联控工作、食宿安全保障、校车运营安全、细化2020级新生报到、开学后常态化管理等,发现问题现场下发整改通知单,要求学校立即整改到位。通过检查发现,各学校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工作,根据上级要求建立三级防控工作体系,能够根据校情修订完善方案和相关制度,防控物资储备充足存放有序,校园消毒规范到位,有效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

落实十大举措 链接课堂内内外外

全区各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充分认识到冬季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严格落实书记、校长第一责任人的责任,坚持防松懈、防过度,坚持精准防控、人物共防,坚持问题导向,明确职责分工,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冬季疫情防控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健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建立并不断完善校内防控工作联系网络,根据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在属地卫生健康、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指导下,结合自身实际,及时更新完善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应急处置预案和工作制度。

完善防控机制。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加强与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就近定点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沟通协调,配合属地街道(乡镇)、社区(村)等有关部门积极开展联防联控,形成教育、卫生、学校、家庭与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点对点”协作机制。

创新宣传手段。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采取多种形式,对教职员工和学生开展新冠肺炎及秋冬季传染病防控教育,教育引导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家长全面学习掌握疫情防控知识,做好科学防护,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和健康生活方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区教育系统共发放宣传海报4000多张,致家长一封信30多万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500多本。

强化应急演练。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班主任、任课教师、医务、食堂、宿管、物业和安保等人员,分别开展体温测试、发热症状处置、宿舍管理、卫生保洁、食堂就餐、门卫管理等方面的疫情防控培训及应急处置演练,确保所有关键岗位人员掌握并熟悉日常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流程。

夯实第一防线。师生进入校园必须进行身份核验登记、查看健康码和体温检测,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得进入校园;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学生正常教学期间原则上不得出校,如必须出校,须严格履行请销假制度,并告知家长,规划好出行路线和方式,做好个人防护和卫生;继续严格落实“晨午(晚)检”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对缺勤人员及时追踪登记,建立健康台账并加强教育指导。

实行闭环管理。校园内以年级、班级、宿舍为单位实行分区域单元管理,错时错峰安排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大型室内聚集性活动非必要不组织。

管理重点场所。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对教室、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机房、报告厅、宿舍楼、食堂、公共浴室等师生教学、活动、生活场所及设备设施,要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进行通风、消毒;宿舍实行封闭管理,学生进入宿舍需实名认证、体温检测,严禁串寝、串门。

备足防疫物资。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严格按照防疫相关要求,做好校园环境常态化清洁消杀,保持公共场所通风,对教室、实验室、图书馆、食堂、宿舍、浴室等重点部位定期进行消毒,保持环境整洁,做到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根据学校规模、学生和教职员工数量,结合应急方案,合理测算储备物资需求,备齐备足必要防疫物资,做好防疫物资登记、保存和使用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加强健康教育。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服务体系,持续提供心理健康咨询服务,完善心理预警机制,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和心理疏导工作,帮助学生和教职员工调整好状态,以健康乐观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投入教育教学工作和学习生活。

​做好应急处置。各中小学校、幼儿园如发现有疑似新冠肺炎症状和异常情况的,立即按照《安徽省学校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管理指引》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将其隔离观察,在防疫指导员的指导下依规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属地疫情防控部门及区教体局。(通讯员  高继周)(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