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强力推进、聚力攻坚,2016-2019年共脱贫34213户65423人,6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剩余未脱贫人口819户1869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22%,2018年退出贫困县序列,连续三年在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中被评为“好”的等次。
一是注重发展产业扶贫,变“输血”为“造血”。该县扎实推进产业扶贫,深入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提升、“四带一自”深化和贫困村“一村一品”推进三大行动,围绕“一轴两带多园区”总体布局,大力实施特色种养业到村到户项目,拓宽脱贫路径,实施特色种养业到户项目10.71万个,发放资金1.92亿元;自主实施项目8.4万个,发放资金1.15亿元。实施到村项目106个,投资2.85亿元,实现村平均增收5万元以上。2018年砀山县三佳利水果合作社产业扶贫机制入选全国产业扶贫十大创新机制,2019年砀山酥梨产业扶贫案例入选全国第二批产业扶贫典型范例。充分利用全县大量废弃的果树枝条,变废为宝,大力培育食用菌特色产业。目前建成4个食用菌菌棒生产基地,出菇大棚200余个,有效带动3200多名贫困群众实现稳定增收,户均增收700元以上。同时,围绕食用菌种植产业,以精深加工、品牌创建为重点,延长产业链条,设计注册了“亲菇”“亲耳”等品牌,研发了“香菇脆”“香菇酱”等系列特色产品。
二是扎实推进电商扶贫,有效对冲疫情影响。依托水果产业支撑和农产品电商带动,该县把电商扶贫作为支柱性产业扶贫工程来抓,目前拥有电商企业2022家、网店和微商近6万家、农产品年销售额超50亿元、15万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有效带动了1.33万户、2.6万余人摆脱贫困。该县先后两次在全国电商精准扶贫会议上作经验介绍,并在全省推广。特别是今年以来,为对冲疫情影响,该县大力发展直播经济、网红经济,积极开展“一个电商一个村,精准帮扶助脱贫”、千名网红播丰收等助农活动,涵养新业态、打造新生态,198家电商企业结对帮扶6000余户贫困户,收购贫困户酥梨1342万斤。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认定扶贫产品21家48个,产品总价8.01亿元,已销售2.82亿元,安徽亿度网络荣获全国消费扶贫先进典型。
三是坚持典型示范引导,注重扶贫更扶志。砀山县注重选树脱贫攻坚中的典型人物,深入挖掘扶贫带贫的先进事迹,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创新性建设“爱心超市”26个,通过让贫困户积分换取生活物品的方式,充分调动贫困群众能动性和积极性。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励志女孩李娟荣获“2017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砀山县扶贫楷模、安徽省重大宣传典型、“2020年度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候选人杨秋菊扶贫带贫的事迹受到安徽省委书记李锦斌的称赞。(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