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诗人汪国真写到,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这句话道出了常丰村驻村扶贫工作队全体成员的心声,他们每个人驻村扶贫的时间有长有短,长的有三年多了,短的也有一年了,可自从驻村扶贫以来,他们的心总是牵挂着常丰村的家家户户。不忘初心、砥砺前行,迎来的是全村全面脱贫的佳绩。
木镇镇常丰村是青阳县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总面积5.6平方公里,辖18个村民组477户1670人,其中党员53人,全村有山场5800亩,耕地3558亩。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38户84人,经动态调整,现为29户84人。2014年脱贫4户14人,2015年脱贫7户24人,2016年脱贫4户12人,2017年脱贫3户10人,2018年脱贫9户19人,2019年脱贫2户5人。2018年实现“贫困村”出列。目前全村29户贫困户84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一、抓党建重示范,全力做好脱贫攻坚
以党建促脱贫,发挥好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离不开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为了抓好这个龙头,村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促发展,围绕经济抓党建,以发展为根本宗旨,以夯实基层民主管理为基础,以“油茶兴农、生态常丰”党建品牌加强党员干部教育及村务公开为抓手,扎实稳步推进全村工作,全力做好脱贫攻坚。
二、讲政策摸实情,扶贫路上风雨兼程
工作队在驻村帮扶之初,可以说是一头雾水,帮扶任务也着实不轻,可面对困难他们知难而上。当务之急是熟悉掌握帮扶惠农政策,边学边讲,通过走村入户,向每一户贫困户宣讲就业、教育、产业、金融等扶贫政策,帮助他们寻找脱贫致富门路。他们既宣讲扶贫政策,又实际了解贫困户家中实情,根据相关说明,对每位贫困户的致贫原因、生产生活状况、子女上学情况、劳力分布情况以及收入情况做详细登记,做到心中有数。扶贫路上也处处充满艰辛,记得今年在迎接脱贫攻坚普查时,为了提高贫困户对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冒着大雨他们起早贪黑进村入户,与贫困户耐心相谈、一项一项的和贫困户解释说明各类扶贫政策,忙到深夜是常有的事。他们用脚步丈量着每位贫困户的致富路,用心把党和国家对贫困户的丝丝关爱注入他们的心田,让他们鼓足劲,奔小康。真心的帮扶和贫困户的主动配合,全村脱贫攻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
三、定措施出方案,因人施策真帮真扶
在详细掌握贫困户实际情况后,驻村工作队根据每户不同的致贫原因,详细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制定出详细的脱贫方案。按照“五个一批”因户施策,对有生产发展能力的鼓励发展生产脱贫,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基本上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2017年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31户,资金补贴5.86万元;2018年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29户,资金补贴7.7万元;2019年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21户(三批),资金补贴6万元;2020年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22户,资金补贴6.54万元。有了产业项目支撑,贫困户的底气足了,脱贫的步子也迈开了。扶贫先扶智,努力帮助适龄学生不辍一人发展教育脱贫,通过教育帮扶政策,2017年财政扶贫资金教育资助共1.4万元;2018年财政扶贫资金教育资助共1.9万元;2019年财政扶贫资金教育资助共1.7万元;2020年,全村共13户15名在校生,疫情期间帮助因家中缺少学习用品和没有网络的5名学生解决实际困难,实现线上学习不落一人。对失去劳动能力又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落实社会保障兜底政策,农村低保2016年21户贫困户共49人;2017年22户贫困户共60人;2018年16户贫困户共43人;2019年17户贫困户共44人;2020年17户贫困户共41人,五保贫困户3户3人。
新冠疫情、洪涝灾害是今年脱贫攻坚工作的加试题,回顾驻村帮扶工作,工作队几多感慨,点点滴滴都显爱。通过驻村帮扶增进了干群关系,把党的为民情怀播撒到群众心间。每个驻村干部带着感情设身处地地为帮扶户排忧解难,把帮扶户的事当自己的事干,当事业的干。从点滴小事做起,主动上门服务,帮助贫困户在职能部门办理残疾证、办理贷款贴息手续、办理大学生资助手续、联系技能培训等;逢年过节给贫困户送米、面、油、过冬棉衣、送暖被,帮助贫困户销售猪肉。天寒人心暖,工作队的热心暖心帮助,得到了贫困户的信赖和好评。风雨之后见彩虹,选择了帮扶工作,我们定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再杨帆。(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