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丁桥镇在脱贫攻坚取得完胜的收官之年,把“精神扶贫”作为重中之重,对已脱贫人员进行一系列 “精神疗法”,并为他们送去各类“精神食粮”,让他们真正脱贫。
当我们来到丁桥镇独龙村八房组龙根胜家时,和煦的阳光温暖如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方干净整洁的院落,同行的村干部与扶贫专班成员告诉我:这就是龙根胜的家。龙根胜的母亲熊腊梅正在院子里晒萝卜条,看到我们一行微笑着开门迎接。到了龙根胜的家里,比我想象的还要清爽,一看就知道这是一个温馨的家庭。然而,几年前这个家庭却笼罩在阴霾之中,与现在相比可谓天壤之别。
龙根胜的妻子肖成凤早年患脑瘤,医治后仍然落下后遗症。龙根胜的父亲龙毛力患有老年痴呆症多年,时而走失,不知给家人与村干部带来了多少麻烦;无奈之下,村里只好把他送到陵阳一家康复医院。“屋漏偏遇连夜雨”。这样的家庭本来已经伤痕累累了,龙根胜又在2018年被查出患有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这种病医疗费用特别大,2019年,龙根胜每个月要到合肥做化疗,两个月做一次骨髓穿刺。龙根胜今年住院就诊费用花了115958.64元,报销105972.67元,个人实际支付9985.97元。
如果不是国家扶贫政策好,这巨额的医疗费用会把一个家庭拖入无底的深渊。然而,对龙根胜来说,除了医药费用巨大的负担,女儿的学费和生活费也是不小的压力。国家扶贫政策、社会团体和仁人志士向他们家再次伸出援助之手:龙青珮获高校秋季国家助学金2000元、贫困大学新生入学补助5000元、民宗局资助2000元、人口基金资助3000元、陈勇先生资助4000元,另外,独龙学校希望工程协会对龙青珮发放困难大学生救助金2000元、大学新生资助金3000元。青阳中学对龙青珮免除一学年复读费9000元。
如今,龙根胜的大女儿在上海一家医院当护士,小女儿在上大学。肖成凤在青阳西苑宾馆务工,每月工资有1800元,她边上班边照顾龙根胜。肖成凤说:“龙根胜开始得病时,心情特别不好,一家人都觉得日子无法过了。后来国家给我们很多帮助,镇村干部又一次次上门与我们谈心,我们终于想开了。我们现在只想把每天的日子过好,孩子越来越大,等她们工作了,我们的日子会更好。”(杨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