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离集烧鸡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如何实现新发展?
非遗需要传承,但不能故步自封,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对食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符离集烧鸡毕竟是老字号,质量上占据优势,符离烧鸡行业拥有“符离集”中国驰名商标1个,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56. 32亿,具备品牌优势。但目前符离集烧鸡味道单一,不能满足所有消费者的口欲;不易保存,这就导致其很难成为一种大规模的出口产品;销售渠道不完善,市场占有率低;类似替代品太多。如德州扒鸡、道口烧鸡、常熟叫花鸡,甚至是北京烤鸭、南京板鸭等鸭肉类产品。
从绿皮火车里走出来的符离集烧鸡,在高铁时代何去何从,在互联网消费大潮下其出路又在何方?
优化生产工艺。符离集烧鸡的老汤引入了数十种香料,吃起来有点香、有点咸,不够特色。高铁时代大大缩减了人与人,城市与城市的距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是要吃的味道好,而不再追求数量大。传统的符离集烧鸡个头大,不适合作为零食食用。优化创新生产工艺,制作出适合不同年龄,不同口味,不同地域文化需求的产品,才能赢得市场。
创新销售模式。目前,符离集烧鸡个体加工户和烧鸡食品企业600多家,580家个体户还是家庭手工作坊,基本上是零产零销的销售模式;26家规模稍大的企业采用的渠道销售模式且网点很少;仅有两家烧鸡食品企业实行公司制管理,并初步形成了产业化,主要采取经销商、代理商、直营店等形式和电商模式,将产品层层下沉推向终端市场。当今时代,是一个以互联网为背景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对烧鸡企业而言,既是一个机遇,同时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企业要充分学习和利用网络,紧抓机遇和优势,避开威胁和弱势,而互联网营销得当与否就是企业未来最大的变数。
加大招才引智。企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要务。烧鸡行业的从业者大都为“老一辈”,青年从业者稀缺,烧鸡企业在经营管理和发展上也就缺乏了活力和创新,一直按固有模式经营。应广泛发动烧鸡从业者,尤其是年轻一代烧鸡从业者参与到烧鸡文化节中去,在延续烧鸡文化传承不断的同时,为烧鸡行业注入更多的活力要素。二是支持烧鸡企业与高等院校开展合作,推行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模式,培养产业发展所需的专业技术人才。
加快培育新动能。吸取德州扒鸡发展经验,加快养殖、检验、加工、物流配送一体化建设;在口味,包装上加大研究,开发更多的适应不同年龄、不同口味、不同地域文化需求的产品;加快注册培育符离集烧鸡副品牌,形成一条线多个品牌,满足不同喜好的消费者,增大产品市场占有率;成立烧鸡研究院加快培育新技术、新产业,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壮大烧鸡产业规模,享受规模效益,埇桥区鼓励支持烧鸡生产经营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烧鸡文化保护与传承、产品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合作;支持探索烧鸡传统技艺与现代科学技术相融合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讯员 陶文亮)(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