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官镇 “四真举措”扎实推进“双提升”“平安建设”工作
为进一步提升我镇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队伍满意度,加快创建平安乡镇。2020年3月以来,雷官镇连续多次召开“双提升”攻坚会议,开展了全体镇村干部动员表态。并认真查找问题所在,强化落实问题整改,主要强调全年平安创建工作重点、部署具体工作举措、落实包保宣传任务。具体要求:
真正摸清底数。进一步加大底数摸排力度,在原有数据基础上,重点排查户籍为本地、常住外地的省内移动电话,做到底数数据全覆盖。对外出务工人员通过电话走访的方式宣传,重点排查重点户、重点人员,包保到组,重点走访。
▲雷官镇召开综合治理调度会
真正开展走访。以入户走访宣传为主体,结合镇村宣传阵地的集中宣传,把“双提升”、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政法队伍工作职能等通过拉横幅、电子滚动视频、宣传展板、移动宣传车的方式宣传;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利用集市经常性组织以平安建设和“双提升”为主题的专题宣传活动。
真正梳理问题、解决问题。经常性专题研究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稳控工作,实行领导包案,责任到人,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为各类矛盾纠纷的及时有效化解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对具有苗头性的各类矛盾纠纷进行排查摸底,及时掌握相关情况,并作出及时处理,切实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开展行动,强化治安巡逻、矛盾调处、入户宣传走访、隐患排查等工作,进一步提升群众对政法队伍的满意度及知晓率。为强化辖区治安防控能力,减少辖区内盗窃等可防性案件的发生,雷官镇党委、政府加大群防群治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巡逻队开展常态化巡逻防控工作,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增强群众安全感。
▲雷官镇组织人员在街头做宣传
真正落实包保责任。各村移动电话重点户由各包村组长负责包保;固话重点户由乡主要领导包保;镇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村书记集中对重点户逐户上门宣传解释、解决问题。对群众问题持续跟进,召开问题汇报会,对已解决的问题、短期不能解决的问题、难以解决的问题分类汇总,做到解决到位,解释到位、反馈到位。
(曹秀宇 李加彬)
水口镇 法治课堂进校园 让“护苗”行动“乘风破浪”
“同学们平时玩抖音、打王者荣耀、吃鸡吗?咱们同学们偷偷用父母的钱打赏网红主播、给游戏充值、购买各种皮肤等游戏道具,后来被父母发现想要网络平台退钱,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水口镇武集小学的活动广场上,水口镇综治中心联合水口派出所、水口司法所工作人员正在给同学们普及法律知识,一起起生动的案例,诙谐的语句,让学生们一个个听得聚精会神。
▲水口镇开展不定期的联合巡逻防控工作,抓获入室盗窃嫌疑人3名,当场抓获偷狗嫌疑人1名。
为认真贯彻实施和普及宣传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进一步增强青少年的法治安全意识。近日,水口镇综治中心联合水口司法所和水口派出所在辖区武集小学举办《民法典》进校园专题法治课。
专题课上,水口派出所及司法所工作人员向全校师生深入浅出的讲解了《民法典》的重要意义、立法经过、主要内容等几个方面内容,同时采取以案说法的方式,分别对《民法典》涉及到的胎儿时期、八周岁、十六周岁以及十八周岁这四个重要时间段,重点讲解与青少年成长息息相关的内容。课后,水口镇综治中心、水口派出所、水口司法所工作人员又在现场向师生发放了《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手册》等宣传材料共计200份。
▲水口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及“双提升”宣传活动,宣传品500余份,接受咨询20余人次。
一个个鲜活生动的案例吸引了同学们的积极互动,此次专题课活动让同学们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对《民法典》有了更加深入地认识,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法治理念。下一步,水口镇综治中心将联合水口司法所,水口派出所常态化开展法治课堂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进村组等,进一步提高群众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识。 (周长旭 徐森)
独山镇 五举措推动矛盾多元化调解
强化组织,构建矛盾多元化调解网络。成立独山镇矛盾多元化调解领导小组,由党委书记、镇长任双组长,负责组织、协调全镇矛盾多元化调解工作。依托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设立镇矛盾多元化调解中心,联合派出所、司法所,负责全镇范围内重大疑难矛盾调解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在8个村(居)设立调解工作站,协调村内各类矛盾调解工作。三级调解网络建设完善了矛盾调解联动机制,实现了“资源共享,整体联动”。
▲镇领导到村督导“双提升”工作情况及信访稳定情况
完善制度,健全矛盾多元化调解机制。建立健全月例会机制,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工作会议,全面把握工作进度,推动各类工作落实。按照每周一排查的要求,将收集到的矛盾纠纷整合梳理,分类建立台账,同时建立研判例会制度,对所上报的矛盾纠纷分析研判,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建议。对排查出的重点、难点纠纷,实行包保制度,逐一落实镇领导干部包案责任,明确化解时限和要求。真正做到矛盾纠纷随时发现、随时研判、随时化解。今年来,全镇共化解各类矛盾72件,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41件,矛盾化解率达100%。
整合资源,搭建矛盾多元化调解平台。依托镇信访办,组建镇矛盾多元化调解中心, 内设接待室、调解室、心理咨询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等,负责全镇矛盾的摸排登记、分析研判、调处化解,指导协调各村调解工作站、调解工作室的建设和运转。充分协调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参与矛盾调解,全镇共设立各类调解室11个,如曲涧村的“老张调解室”、白露村的“杜以尧调解室”,这样“接地气”的人民调解室广受群众信赖,在基层调解中发挥极大的作用。
优化队伍,壮大矛盾多元化调解力量。借鉴“枫桥经验”,按照法治、 德治、自治“三治融合”的基础治理建设要求,积极引导群众依法利用社会力量,最大限度地让群众参与社会矛盾化解工作,把社会矛盾化解建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上,充分整合资源,把镇村干部、老党员、老乡贤、村民代表、离退休老干部等吸纳到调解队伍中来,选配有特长的人员参与化解矛盾纠纷,发挥调解人员的专业特长,坚持人岗相宜,推动专业力量与群众力量的有机整合,用专业力量与群众工作队伍的“协同作战”代替政府部门“单兵作战”,有效推进矛盾纠纷综合治理。
▲综治专干入户宣传“双提升”
强化保障,提升矛盾多元化调解实效。建立完善调解员队伍培训管理制度,以职业化、专业化、社会化为目标,培养一批调解专家、调解能手。建立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加强政府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各界为公益性纠纷解决提供资助,完善以财政为主、社会支持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经费保障机制。以“个案补贴”为基础,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工作待遇,充分提升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更好的推动人民调解工作向高水平发展。 (刘邦红 陈磊)
新安镇 坚持“四步走”迈好平安建设“新步伐”
(一)以民为本、纾难解困,全力保障信访稳定。开展全方位全覆盖无盲区矛盾纠纷梳理排查,施行日报告制度,每周至少1次排查矛盾纠纷,每月总结1次,做到发现在先、预防在先、应对有备。对梳理出的矛盾纠纷拎出重点信访件,由镇班子成员、有关村(社区)负责人成立专班“一对多”包保,确保每个信访件都有人管、有人盯、有人办。实行初信初访“首办负责制”,做到当日受理、15日之内办结,今年以来,共化解成功化解信访积案老案15件。在信访工作“月积分”考评基础上,建立“亮晒”机制,在《新安效能》内刊通报信访后进村、社区2个,并对“亮晒”成绩通报连续倒数的予以严肃问责,倒逼村(社区)属地管理责任压紧压实。
▲新安镇组织人员走上街头宣传发放反邪教防邪教活动
(二)人技兼顾,筑牢防线,不断夯实防控体系。“人防”“技防”两手抓,筑牢治安防控“三道防线”。开展平安建设系列宣传活动,突出电信诈骗、国家安全、禁毒、反邪等防范宣传热点,提高群众防范意识,8月以来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2次,集中入户走访活动1次,发动镇、村(社区)干部200余人次,发放宣传材料5万余份。组织95名村(社区)干部、50名老兵志愿者成立“蓝马甲”治安巡逻队,配齐手电筒、袖章、反光背心等巡逻装备200余件,常态化开展夜间巡逻,在人员数量、巡逻频次、范围覆盖等方面实现升级,辖区“见巡率”显著提升。在“雪亮工程”的基础上,联合网络运营商,深推平安监控项目,依托农村区域农户家中网络宽带安装监控,并纳入全镇监控平台,进一步弥补了监控盲区。目前,此项工作已经安装监控探头202个。
▲新安镇召开综治工作扩大会议
(三)防治结合、常查立改,严管严控风险隐患。坚持以防为主,立查立改原则,突出重点问题、重点群体、重点领域,切实做到真查真改、防患未然。加大矛盾纠纷排查力度,建立矛盾隐患排查日报告、日调度制度,今年以来,共梳理排查矛盾隐患73件,均合理稳控化解。注重“边管控”“边排查”,对重点群体施行“一人一册”管理,等重点群体施行“一人一册”管理,今年以来,共对65名易肇事肇祸精神障碍患者、6名涉教人员、18名吸毒人员落实服务管理,共排查5起精神障碍患者发病肇事隐患,均第一时间送医处置。持续开展安全生产问题排查整治系列行动,建立问题清单,施行整改销号,做到责任不落实不放过、问题不整改不放过。今年以来共摸排企业安全生产隐患26处,均及时整改到位。
(四)服务民意、守护民安,努力提升民意指标。今年以来,共开展集中走访活动2次,发动镇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干部约600余人次,印制发放一封信和调查问卷各6万余份。坚持民意导向和问题导向,高度重视群众呼声,对走访过程中收集的问题和建议,应办尽办,目前共办理并回访群众反映问题86条,反馈率100%。组建“蓝马甲”治安巡逻队,发动114名村(居)干部、19名派出所干警、48名志愿者开展夜间治安巡逻,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增强联防力量,提高“见巡率”和“见警率”,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黄祖文 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