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的冬天万物萧瑟,寒气逼人,赵屯镇蒋庄村扶贫工厂食用菌大棚里却温暖如春,香菇、平菇等食用菌长势喜人。
近年来,砀山县赵屯镇蒋庄村在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中,把食用菌种植作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因地制宜推广食用菌标准化生产,带动贫困群众脱贫增收。
说起蒋庄村红红火火的食用菌产业,不得不提到一个食用菌种植方面的“能人”,就是王银彪。王银彪今年43岁,是砀山县祥荣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凭自己多年的学习摸索,王银彪通过种植食用菌实现了“财富自由”,还带动了周边的乡亲们走上种植食用菌的增收之路。说到王银彪,在蒋庄村扶贫工厂里种食用菌的农户、贫困户都赞不绝口。为了帮扶村里的贫困户脱贫致富,王银彪的合作社采用“政府+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以服务菌农、脱贫致富为目标,遵循“风险共担,利润共享”的宗旨,对菌农采用托管的经营模式,实施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大棚管理、统一订单销售,目前,祥荣合作社的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
为了更好的集中力量办大事,赵屯镇邀请专家进行科学的论证后,蒋庄、赵屯、吕集、梅屯4个贫困村353户贫困户的帮扶资金97.83万元入股祥荣合作社,用于发展食用菌产业扶贫。菌棚由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订单销售,和贫困户签订的合同收益不低于股金的16%。集体建设的菌棒生产车间、办公室、20个种植大棚统一租赁给祥荣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租金作为4个村的村集体收入。此外荣祥合作社还通过提供工作岗位,帮助160多名贫困户实现就业。
“香菇、平菇要想结得多、长得大,要勤喷水勤透光,控制好温度湿度。”王银彪一边忙碌,一边介绍自己的种菇心得。
在蒋庄村东侧食用菌扶贫工厂,香菇烘干生产线上农户们正忙碌着。王银彪说他正在用食用菌尝试做一些新产品,从中选择市场反应好、适合蒋庄村实际的品种进行推广,让赵屯镇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政府给了咱这么多的支持,是肯定也是鞭策。今年我们扶贫工厂申请了扶贫农产品认定,注册了832扶贫平台,只要俺们和贫困户一起勤勤恳恳、扎扎实实的干,我相信贫困群众的生活肯定像芝麻开花节节高。”王银彪由衷地说。(通讯员 崔猛)(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