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木镇镇:构建“三有”模式 夯实脱贫成效
来源: 2020-12-15 15:25:26 责编: 罗晓薇

71ea23404dec818fca566ba34b7971c

近年来,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木镇镇常丰村以产业带动就业,创新稳定增收模式,努力构建“村有当家产业、户有致富门路、人有一技之长”的“三有”型稳定脱贫新模式,潜心挖掘贫困群众致富增收的“源头活水”。

一、村有当家产业

在村当家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上,坚持从村情出发,把油茶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抓手,走出了一条“靠山养山、兴山富民”的油茶产业扶贫之路,成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引擎,带动了全村29户贫困户增收致富。自2017年以来,陆续新建常丰村油茶加工厂厂房、油茶粗加工设备、油茶加工厂厂房配套设施、油茶加工锅炉房及草屋油茶基地等,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170余万元,形成了一条从油茶苗培育、栽植、产果、加工到成品油产出这样完整的绿色产业发展链,初步实现日均可榨油2吨的经济效益。正是有了产业发展的支撑,常丰村从2014年的全县1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之一,到2018年顺利实现“出列”,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也从不足万元到稳定10万元以上大飞跃,当家产业基本成型。

二、户有致富门路

在帮扶单位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完善“一村一规划、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支持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使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家庭基本上从事1项特色种养业,确保到户项目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注重技术学习和培训,使每个贫困群众都能学到一技之长,在稳定脱贫的同时,也带动更多的贫困户增收。在2017年以来,每年平均落实特色种养业扶贫项目20户以上,资金补贴6万余元。同时将村级光伏收益和扶贫资产收益补贴给贫困群众,2019年,全村较为贫困的群众2户5人也已实现脱贫,自此全村贫困发生率为0。

三、人有一技之长

对全村贫困群众在16-59周岁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贫困劳动者,通过技能培训至少掌握1项致富技能。开展免费劳务信息服务,加大就业培训力度,提升贫困群众就业创业的能力,从而全面提升脱贫质量。“一对一”介绍就业等,落实“雨露计划”,对子女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每年每生补助3000元。今年因受疫情影响,尤其是对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的影响,首先摸排全村贫困劳动者就业情况,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就业的,通过一对一介绍就业,联系参加县镇专场招聘会等方式,顺利实现稳定就业;其次对已外出就业的贫困人员,根据相关文件要求帮助申请交通补助和就业补助,增加收入;再就是对无劳动技能但有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适当开发村公益性岗位,帮助增加收入。从动态掌握来看目前已落实40人稳定就业,其中11名公益性岗位。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现在的常丰村正在围绕这个总要求,在着重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促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上继续努力奋斗。(解军)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