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溪镇:以奋斗之名 为家乡添彩
来源: 明月 徐文盈 2020-12-25 14:34:43 责编: 何兰

170412817928

在泾县,提到“泾县论坛”这个自媒体品牌,几乎无人不知。从传播资讯到聚焦民生,从发掘典型到志愿服务,在新媒体大潮澎湃的背景下,这个“老品牌”乘风破浪,通过整合资源、强化专业、塑优形象……逐渐焕发了新活力。

“老品牌”散发新活力,离不开宋志成的一份努力。作为泾县论坛总经理,2016年退伍后他便和几个年轻人一起组成了这个团队,凭借着勤学善思、精于务实的劲头,让泾县论坛成功转型,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传递身边正能量的“发声筒”、更为推介城市品牌贡献了一份重要力量。

eec94f16-e9db-40e3-add1-96dc45023285

心系家乡,情系桑梓。退役后,宋志成回到家乡,与几位年轻人接手了泾县论坛。“要利用平台优势,讲好泾县故事,传播泾县好声音,以奋斗之名,为家乡添彩。”大家一拍即合后,对泾县论坛进行了全面整合,逐步构建起了“一微一端加三网”(即“泾县论坛”微信公众号、“泾县论坛”APP、泾县论坛官网、泾县人才网、泾县房产网)的新媒体矩阵。

作为一名年轻的“老兵”,宋志成格外关注退役军人这个特殊群体,在他的关心支持下,4名退役军人先后进入泾县论坛工作。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琴溪镇退役军人董卫安一直在家待业,得知消息后,宋志成第一时间联系到董卫安,根据他的自身优势安排其在泾县论坛学习。

“当好传递正能量的‘发声筒’,必须落实自媒体的社会责任。”宋志成和同事们紧盯这一目标,用心用情发掘身边好人的典型故事,让“好人泾县”的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愈发闪光。

6月28日,胡晓萍被中央文明办评为孝老爱亲类“中国好人”、“安徽好人”。为了做好胡晓萍的报道,宋志成先后十余次前往她所在的榔桥镇河西村竹木加工厂,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拍摄等方式,以文图视全介质展现了胡晓萍“十四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瘫痪丈夫、诚实守信带领乡亲就业”的感人故事。

为弱势群体发声,这是泾县论坛一直坚守的传统“阵地”。2016年,茂林镇19岁大学生女孩吴宗丽因病致贫,无钱治疗,了解这一情况后,宋志成及时核实信息后便发布相关报道,为其先后募集30多万善款。2018年,黄村镇平原村村民方某的儿子突发车祸造成重度残疾,女儿在车祸死亡,家庭只能靠着微薄低保维持生活。宋志成发挥论坛新媒体矩阵作用,先后筹得47000余元交到方某手中,给这个生活窘迫的家庭带去了一丝温暖……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近年来,在宋志成的带领下,泾县论坛先后挖掘各类身边好人典型事迹240余件,其中部分典型荣获“宣城好人”“安徽好人”等市级以上称号。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猝然来袭。宋志成及时新媒体矩阵的聚合作用,对所有援鄂的泾县医疗队员做了系列报道。为了帮助“有产品、没销路”的贫困户,他联合泾川镇党委政府开发了扶贫网络公益专卖平台,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堵点”,共帮助40余户贫困户卖出1000余件产品,带来了5万余元的收入。

心系家乡,所以甘愿回乡创业;学好技能,这样才能适应市场需求;立足岗位,做好城市的发声筒,落实论坛自媒体的传播效应和职责。时代在变,我们也在跟着变,让流量和声音更大化地融入到这个时代中去,就像水滴一样,既是透明的映射,又能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明月 徐文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