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初冬风吹,寒意袭人,家住灵璧县禅堂乡大吴村的闫兴宝老师家来了一位“客人”,却给这个环境优美庭院收拾干净利落的农家带来了一片温馨。“客人”来后,不用寒暄,双方落座,闫兴宝与这位年近半百的“客人”拉起了家常。他们的拉呱从工资收入到家庭日常生活,从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到乡村振兴,让人有“农民幸福党指引、客主直抒凝真情”感觉。这位“客人”不是别人,就是前来走访调研的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
这天下午,刘博夫在禅堂乡党政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来到禅堂乡大吴村,专门走进县轴承厂技术工人刘超和曹国祥的租住地。在交谈中刘博夫书记得知刘师傅和曹师傅月收入都有近9000元,厂里工作顺心舒心,满意地笑了。接着刘博夫又来到大吴村的村民陈志强家,陈志强村里的贫困户十多岁的儿子三年前因患白血病不幸去世。为给儿子治病家中花了近百万,2016年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陈志强原来在慈溪轴承厂务工,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后,正赶上县委县政府为振兴灵璧工业经济招商引资建了轴承厂。这个厂距离陈志强不到五公里,因陈志强有在浙江慈溪轴承厂务工的经历与技术,县乡村就通过“扶贫就业岗”把陈志强招进了和自己“专业对口”的轴承厂,现在陈志强的每月收入也有7000多元。刘书记听了满意地点了点头,鼓励陈志强继续树立顽强的生活信心,在轴承厂好好干,并尽可能带领乡亲们进厂务工增加收入。
在大吴村闫冠军的养羊基地,刘博夫兴致勃勃地边参观边与闫冠军聊起了“养羊经”。闫冠军因病致贫,乡村帮扶人员通过产业扶贫项目扶持帮助建了养羊基地。该基地现有存栏羊90多只,今年的纯收入5万多元。刘博夫看了以后鼓励闫冠军还要带动更多群众致富,为乡村振兴再作新贡献。
刘博夫与闫兴宝饭前聊天
下午五点半了,天已经暗下来。眼看吃晚饭的时候到了,刘博夫来到在禅堂初中工作的闫兴宝老师家。见进来的是县委书记刘博夫,闫老师赶忙迎上前去,“感谢刘书记在这么冷的天光临寒舍”,话还没有说完,刘书记的手就伸了过来,两双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
吃饭期间,刘博夫对禅堂乡党政负责人和闫老师说:农业要振兴,教育要跟上,需要一大批新型农民和高层次的技术人员。这就需要教师的付出。当前农村要集约化经营也离不开高素质人才,教师的责任重大。
放下饭碗后,刘博夫来到该村的老书记潘佩南家,询问村老书记家庭生活和身体状况,当看到老书记住房的北角有个小洞没有补好,当即让乡村负责人马上解决这个问题让潘佩南家人安全过冬。
在村民仝泽亚家,刘博夫知道仝妻子双目失明因残致贫,两个孩子又都在外地务工。刘博夫拉起了老仝手问寒问暖,又建议老仝让一个孩子返乡在轴承厂等本地务工,可以既增加收入又能照顾老人。
灵璧县委书记刘博夫夜访农家
接连走访四个村民家以后已经到了晚上九点了。刘博夫执意要在闫老师家住一晚,再与闫老师多拉一会。
回到闫家,刘博夫又从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逐步实现集约化经营,殡葬改革以及其他乡风文明问题,与闫老师聊了一个多小时。在闫老师的催促下刘书记才去休息。
12月28日七点钟,刘博夫起床洗漱完毕走出闫老师家,让随行的秘书给了200元,对闫老师说:“这是我的食宿费。”一番推让闫老师收下了。
送别了刘博夫,闫老师仍所有所思地站在家门口,喃喃地说:“当年的老八路又回来了!”(通讯员 周宗谋 赵英美 刘凯)(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