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酥梨“甘露果”撑开脱贫致富“钱袋子”
来源: 李艳龙 2020-12-29 10:29:35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近年来,安徽省砀山县充分发挥地方特色产业砀山酥梨的优势,在政策扶持、生产品牌、精深加工、电商销售等方面采取得力措施,砀山酥梨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撑开了脱贫致富的“钱袋子”。

立足水果优势,政策扶持做强主产业

砀山县境内黄河故道横贯东西,最典型的沙土和泡沙土壤,为酥梨的生长提供了独一无二的土壤环境。砀山是水果大县,素有“中国梨都”“中国酥梨之乡”的美誉。现拥有吉尼斯纪录认定的世界最大连片果园,年产各类水果30多亿斤,其中砀山酥梨约15亿斤,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目前,50万亩砀山梨全部获得了无公害基地认证,6万亩砀山酥梨获得绿色食品基地认证。

image001

该县立足地理环境等资源优势,制定“砀山县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确立以酥梨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发展规划,出台特色种养业产业扶贫补贴方案鼓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酥梨产业,建设60座500吨的水果储藏库。2018年,砀山县种植酥梨总产值36亿元以上。其中1.5万余户贫困户种植酥梨3.1万余亩,产量1.2亿斤,产值为2.3亿元。

提升产品价值,开发创建酥梨强品牌

砀山县着力加强品牌建设,提升品牌价值,大力唱响酥梨“品牌戏”。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工作,依托新型经营主体注册形成“砀园”“翡翠”牌等10余个农特产品品牌,并获“中国驰名商标”的称号,在水果行业内有巨大的影响力。

image003

砀山县通过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和优势产业区域布局规划,形成一批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程度较高,特色鲜明的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成为优势生产区域。“砀山酥梨”先后荣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较强影响力的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50强”“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50强”等荣誉,名列中国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8位,价值190.64亿元。同时,以建设“皖北酥梨标准化种植、加工基地”为重点,砀山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开发,积极推进砀山县酥梨示范区和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将砀山酥梨一二三产业有机融合,实施绿色发展工程,扶持绿色示范企业,培育绿色主导产业,有效提升了砀山酥梨知名度和美誉度。

延长产业链条,精深加工换来高身价

砀山县依托酥梨规模种植,大力发展水果深加工,开发了酥梨罐头、梨膏、梨酒、酥梨果汁等多种加工产业。近年来,砀山县持续出台优惠政策,大力引进水果加工企业,海升、熙可、汇源、科技等全国十强果蔬加工企业均落户砀山,初步形成了以水果加工产业链为纽带的企业簇群和块状经济。成为全国水果加工第一大县,每年可消化农户水果120万吨,辐射带动2万多贫困户,有效解决了酥梨销售难的问题,为贫困村、贫困户发展酥梨产业吃下了“定心丸”。

image005

目前,砀山县年产果蔬罐头及果汁饮料45万余吨,产品出口日本、美国、加拿大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销售收入30多亿元。生产的浓缩梨清汁、梨浆汁,大量出口到雀巢、百事可乐等大型跨国食品公司,占全球约20%的市场份额,实现年出口创汇5000万美元。酥梨加工成罐头和果汁后,剩余的果渣可提取附加值更高的果胶,用于天然食品和保健品添加剂、化妆品、面膜等,市场热销,供不应求。最终产生的废果渣走上第三、第四道流水线,分别成为固体有机肥和液体有机肥,用作绿色有机水果生产。

搭乘“互联网”,产销对接驶入快车道

依托丰富的水果资源,在互联网东风裹挟下,砀山县多种名优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华丽亮相”于线上各大平台,热销全网、飘香海内外。

image007

砀山县提出并贯彻“立足水果产业、发展电子商务、促进大众创业、推进扶贫开发”的发展理念,创新并践行 “政府+电商龙头企业+农户”“电商服务中心+培训+农户”电商模式,催生出“鲜果时光”“带澳飞”“背个果果”“蜜果恋”“童年的味道”等1500多个农产品电商品牌。涌现出李娟、唐怀智等一批残疾人电商扶贫励志典型,其中“祥奥娟”电商品牌创始人李娟,先后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好人”“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目前,砀山县电商企业1370家,网店和微商近5万家,带动10万多人从事电商物流等相关产业。2019年,砀山县网络销售砀山酥梨等优质农产品高达46亿多元,连续多年领跑全国。(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