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程庄镇立足实际,转变发展思路,鼓励农民调整产业结构,积极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土地承包农户+生产经营农户”的“三变”改革合作模式,大力发展新型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建立贫困户稳定脱贫机制,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实施产业提升工程项目,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对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该镇对自主发展特色种养业的给予奖补,按照每个贫困人口每亩奖补不超过500元标准,贫困户人口数两人以上的每户奖补不超过1000元,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提升农产品品质。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通过股份联结、租赁联结的方式进行入股分红项目增收脱贫。2017—2020年,全镇特色种养业自主实施项目的贫困户有2571户7587人,补贴金额426.631万元,其中发展瓜菜产业1428户,发展水果产业864户,年户均增收1000—3000元以上。另外,2018—2019年,该镇还实施特色种植业龙头企业带动贫困户3471户6347人。
建设现代农业园区,带动脱贫增收。2019年,建设龙泉寺魏庄大棚产业园和吴庄村大棚产业园共100亩,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和分红收入不低于总投资的5.5%。其中,吴庄村大棚产业园投资48.8万元,建设38个瓜菜大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7万元,带动贫困户20户;龙泉寺村投资200万,建设5个冬暖钢构温室大棚和8个冬暖棚,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带来租金11.1万,带动贫困户113户。
发展冷链仓储产业项目,建立扶贫联结机制。2017年以来,程庄镇共建设5个冷链仓储产业项目,分别是吴庄村、程庄村、坡里王屯村、衡楼村、闸口王集村冷库,壮大了水果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其中闸口王集村建设1500吨水果冷藏保鲜库一座,每年为村级集体经济带来20万元收入。通过股权纽带,把贫困户与经营主体连接起来,使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的贫困群众参与到乡村产业发展,分享发展成果,实现精准帮扶。目前已进行收益分红打卡到户,覆盖贫困户93户247人,剩余资金将作为村级开发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定期发放。闸口王集村冷库自运营以来,已与11户贫困户建立订单联结机制,带动周边留守妇女50余人务工就业,辐射带动周边300户农户,建立了稳定紧密互利的利益联结机制。其他四村通过委托企业、农民合作社经营,实现村集体增收,其中吴庄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6万元,程庄村增加5万元,坡里王屯村增加2.5万元,衡楼村增加10万元,共带动贫困户285户。
推进精准扶贫技术培训,提供技术支撑。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有技术需求的非贫困户,该镇根据“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和贫困户意愿实施精准培训,围绕以西瓜种植等主导产业和主推技术,推进精准扶贫技术培训。2018年以来,全镇共开展技术培训48期,累计参训人员达6000余人,另有数百人参加了市级高级果农培训和县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90%的瓜农掌握了西瓜各生产环节的作务技术,西瓜的专业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西瓜质量不断提升,西瓜优质果率达85%以上,农民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