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总工会:帮扶困难职工 持续创新服务
来源: 2021-01-06 17:25:49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2020年,宿州市总工会认真落实省总关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决战决胜年工作部署,精准施策帮扶,持续创新服务。2020年计划困难职工生活救助430户,实际救助1994户,完成率为463.7%;计划子女助学248人,实际救助366人,完成率为147.6%;计划大病救助135户,实际救助366户,完成率为271​.1%。全年困难职工解困1826人,脱困844人,截至2020年12月31日,系统内深度困难职工档案为492户,相对困难职工档案为162户,意外困难职工档案为85户,困难职工帮扶工作绩效明显。

宿州市总工会党组高度重视城市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工作,明确将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年初制定了宿州市工会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决胜年实施方案,就全年的工作做了具体安排,明确指导任务,规范资金使用,并成立了以党组书记、副主席高纯宇为组长的民生工程工作领导小组,权益保障部负责日常事务,并安排专人负责。领导小组定期听取工作汇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一年来,市总定期召开专题调度会和培训会,做到有机构、有人员、有部署、有推进。

制定并落实困难职工结对帮扶制度。结对帮扶,市、县(区)、园区工会每个工会干部包保最少2户困难职工、1个困难企业、1个基层工会,确保所有在档困难职工都有帮扶联系人;加强政策宣传,工会干部发挥带头作用,主动联系包保困难职工,宣传国家及省、市的惠民政策措施,激发困难职工的内生动力,做到扶智与扶志结合,帮助困难职工开拓思路,增强自身解困脱困能力。

开展“网上就业创业援助月”。把就业创业援助和助力企业复工复产结合,加强宿州职工服务网的改版,划分了“招聘信息与互动”和“政策服务与培训”两个区域。同时发布用工信息做到“1112”,即每个用工企业必须有1个企业简介、生成1个企业网站二维码、制作1个简明的用工信息表;举办招聘会开始必须安排不少于2部接听电话(包括手机),及时分别在宿州各级工会微信公众号平台、宿州职工服务网、宿州新区就业网、宿州新区就业微信小程序、拂晓新闻网等多家网站同步发布。活动期间,宿州职工服务网点击量达到49760余次,拂晓新闻网点击量15000余次,公众微信点击量达120460余次。宿州各级工会组织专场招聘10场,参与招聘的用工企业145家,提供岗位16110余个,初步达成就业意向21804人,正式用工人数8115人,其中农民工初步达成就业意向达12750余人,正式用工人数5250余人。

开展“五个一行动”和保障疫情期间困难职工基本生活发放生活补贴工作。组织安排帮扶人联系困难职工打一次电话,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方面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了解困难职工生活生产情况,对困难职工心理疏导,引导困难职工克服困难;对困难职工档案进行一次信息更新,及时将“万名工会干部进万家”结对帮扶建档困难职工家庭走访调查表和“五个一行动”帮扶情况录入到困难职工档案数据库,确保帮扶人、帮扶金额等数据可查;帮扶救助与送温暖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送温暖,对所有建档困难职工1362户,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打卡发放帮扶金,再对深度困难职工1302户按照每户1000元的标准打卡发放生活补贴;为在档困难职工送上一份职工意外伤害互助保障,增强困难职工家庭抗风险能力。

开展第三方评估并进行专项整改,实施帮扶工作“回头看”。为建立严格、规范、透明的解困脱困评估机制,确保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目标任务按期完成,市总开展第三方评估对全市6个样本点帮扶过程、帮扶效果、帮扶可持续性、职工对帮扶满意度等工作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为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精准实施和城市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成效评估与决策提供依据。针对评估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各县区工会保障部工作人员集中力量开展整改工作,要求各县区工会赴市总集中整改,一是按照《整改清单》,对照第三方评估报告所反映的问题和不足,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逐条逐项进行整改;二是对2018年以来的脱困、注销和在档困难职工档案中,信息未及时更新的、未详细备注职工家庭情况的以及缺少相关佐证材料的,进行了统一更新和整改,同时全面核查在档困难职工的最新情况,应退则退、应脱尽脱,为生活中仍存在困难的在档职工提供更加精准、贴心的帮扶救助工作。

变“端菜”为“点菜”,通过“职工培训+”促就业。各级工会主动对接建档困难职工,逐户摸排困难职工的需求。详细介绍培训种类、培训内容、就业创业前景等情况,在充分尊重困难职工意愿的基础上,针对困难职工不同致困原因,一户一策。由以往的端菜变为职工点菜式培训。目前已举办两期免费家政技能培训班,第一期以育婴、养老护理为主,经过5天50课时的培训,70名职工均顺利取得从业资格证书。其中张炳淑和胡庆荣两名学员,学成之后开起了康复理疗和中医经络理疗馆,月收入稳定在8000以上。第二期以小吃技能培训为主,71名职工顺利完成培训。总计投入培训资金14万元。为解决职工创业缺资金的后顾之忧,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有意愿、有能力创业的职工奖补5000元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还实施创业贷款贴息;为了给创业职工“扶上马送一程”,工会出资垫付小吃摊位的租金,免费送给职工使用。通过多重政策叠加,将稳岗就业服务延伸至“最后一米”,为困难职工创业插上腾飞的翅膀。得到了省总领导的好评,并先后在《安徽日报》、《安徽工人日报》头条报道。

精准施策帮扶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在全省内率先出台困难职工解困脱困流程模板。随后在征求基层工会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宿州市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实施细则(试行)》;对建档的在职困难职工家庭提高救助标准,将全国级困难职工生活救助标准调整为6800元/年,其他级困难职工生活救助标准调整为6000元/年,在全省各市将职工建档标准降到最低,帮扶标准提到最高,进一步做到让真正有困难的职工都能得到帮扶救助。市总按照帮扶系统内各县区的全总级、省总级困难职工占比,分配任务与资金;截止12月底,用于生活救助584.4万元,帮扶1994人;用于医疗救助294.8万元,帮扶366人;用于助学救助200.04万元,帮扶366人,圆满完成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任务。

2021年,宿州各级工会将进一步健全完善困难职工档案管理办法,认真做好入户调查和资料审核工作;帮扶工作常态化,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到信息传递及时、精准建档及时、解困脱困及时;加强基层工会干部业务培训,实现帮扶工作的精准化、规范化和标准化;开展医疗救助专项活动,确保更多需要救助的因病致困职工得到帮扶救助;形成内外协调的工作机制,不断拓宽与政府有关部门协调解决困难职工问题的渠道,建立定期联系沟通和共同解决问题的制度,积极争取有关方面的政策支持、资金支持和信息支持;加大宣传力度,把为职工办实事、求实效与营造氛围、扩大社会影响结合起来,持续深入宣传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相关政策;提前谋划来年工作,始终把困难职工帮扶民生工程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抓好、抓细、抓实。(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