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灵璧县抓住新型城镇建设发展机遇,围绕义务教育均衡优质主线,坚持因地制宜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在全面提高优质教育供给能力,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的同时,教育公共服务能力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坚持公益普惠,幼有所育目标全面实现。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破解“入园难”“入园贵”等教育难题,去年以来,该县采取推广公益普惠、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民并举的办园机制,相继投用20个幼儿园项目,资金支出5458万元,新增幼儿园学位4900余个。为加强幼儿园内涵建设,提升发展层次,打造办园特色,该县通过园际结对帮扶,跟岗交流培训,中心园到村园、公办园到附属园支教等方法,先后对2000余名幼儿骨干教师进行了业务提升培训。目前,全县共有幼儿园414所,在园幼儿46521人。普惠性幼儿园、公办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81%和51.3%,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0.2%,完成了学前教育“985”目标任务。
强化资金投入,城乡办学条件全面提升。该县稳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着力改善城乡中小学校教学设施和生活设施,有序扩大县城学校学位供给。去年以来,该县校舍维修改造183处,改造面积109151平方米,投入资金3977万元;能力提升项目29个,投入资金5600万元;教师周转宿舍项目5个,投入资金600万元,建设面积3500平方米;投入资金6000余万元,建设66个中小学智慧学校、1个智慧教育大数据云平台、5个精品录播教室、46个主讲智慧教室和174个教学点智慧学校,实现了农村教学点智慧学校项目建设全覆盖。建立了灵璧县“互联网+教育”视频应用平台,实现了名师教学服务通过网络惠及全县广大师生;拨付医保经费14320.6万元,受益学生156268人,经费使用实现应拨尽拨;为了缩小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公共教育资源差距缩小,启动了闫河路小学、实小东校区、县第二中学、师范新校区等学校建设,全县教育优质资源得到进一步夯实和有效补充的同时,实现了教育公平惠及全民,机会更为均等。
坚持内部挖潜,教师队伍实力全面增强。2020年,该县通过特岗教师招聘、紧缺学科招聘、新任教师招聘、外县教师引进、免费师范生就业等方式补充教师820名,师资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为提升整体教师队伍素质,该县将 开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考核、师德师风法律法规培训、教师业务技能提升、专业技能研修等活动纳入常态化。2020年该县有14人获评市级以上优秀教师称号;有13人获全国、省优质课、教学能力比赛前三名。实小教师王秋雨参加了2020年长三角“发现杯”青年教师三科统编教材课堂教学改革展示研讨活动,并在会上执教了《公共生活需要秩序》示范课;师范学校教师李文继获得宿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灵璧钟馗剪纸”、“宿州市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后,又获得了2020年全省首届“江淮名匠”称号。
坚持服务发展,职业教育实力得到彰显。为支持灵璧县高级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改革示范校建设,争创全国示范性中职院校,该县先后投资3600万元为该校实施了智慧校园工程,接入互联网出口宽带300Mbps,网络信息点1500多个,建成学生管理系统、学校智慧办公系统,校内无线网络实现全覆盖,同时,占地300亩,投入资金约4.6亿元的灵璧高级职业技术学校二期建设项目全面启动。目前该校已有14个专业与省内外3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同时,2018年该校成为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校;2019年成为首批国家级1+X证书试点学校;2020年获安徽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省级一等奖2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3个;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技能大赛获得省级三等奖1个,推荐参加国赛荣获三等奖。(通讯员 赵奇)(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