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工作需要,2018年5月,从事临床医务工作近30年的王冰接受组织的派遣,从泾县泾川镇卫生院临床医生转战到县扶贫开发局“社会扶贫”这一重要岗位上。从一个纯业务性的工作岗位到一个政策性、业务性等均要求高的综合性工作岗位,对年近五旬的王冰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他担任县扶贫开发局社会扶贫组组长期间,出色地完成了全县的社会扶贫工作任务,连续两年在省、市排名前列,不仅得到了局党组的充分肯定,他扎实的工作作风、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收官之战贡献了绵薄之力。
三十年磨一剑,锻造贫困群众健康忠诚卫士
王冰,1991年参加工作后担任原泾川镇卫生院全科骨干临床医师,于2016年当选为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工会主席。在从事临床一线工作近30年来,始终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紧紧围绕把病人“诊断好、治疗好、安慰好、服务好”这一服务主线,尊崇人性化服务理念,科学严谨地做好临床各项诊疗工作,他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真心、细心、爱心、耐心地为每一位患者服务,尽可能让病人以最小的成本、最大效应地看好病。仅2016年、2017年,王冰年平均接诊量就达8000余人次,其中接诊贫困群众患者500人次,深受广大患者的信赖与认可。
“门外汉”变行家里手 续写精准扶贫新乐章
转战跨入县扶贫开发局社会扶贫工作岗位,感觉一切都是那么陌生,无从下手。然而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在脑海里无数次提示着他:“只有前进,不能退缩!”他静下心来,从自学开始,逐步层层深入研读省、市、县各级各类脱贫攻坚政策、文件、方案、措施等,精确掌握脱贫攻坚各部门业务规范,并结合实际工作,不断提升脱贫攻坚政策水平、业务水平和能力水平,为精准开展好社会扶贫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经过分层梳理,他迅速理清工作思路,上要不间断地向省办、市局汇报工作动态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对接县委组织部、县工商联以及相关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相关单位,下要手把手地指导好11个乡镇的社会扶贫工作,除了在群里解答11个乡镇提出的社会扶贫问题,还要不厌其烦地接听乡镇扶贫工作站及村扶贫专干打来的咨询电话,直到他(她)们弄懂弄通为止。在社会扶贫组岗位上工作近1000个日夜里,他几乎没有休过几个完整的节假日,往往在下班的时间里,他的办公室还依然亮着灯。妻子有时不理解地数落他:“你这是何苦,医生当得好好的,还要去吃这把苦…”,但他总是一笑了之。在他的艰苦努力下,全县的社会扶贫工作有了突破性进展,驻村帮扶工作稳步推进,全县142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均有派驻人员专职从事扶贫工作。“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效显著,先后有75家省、市、县级企业及商会分别对全县34个贫困村全覆盖开展了不同形式、不同类别的帮扶,累计投入帮扶资金636.58万元,7000余人次贫困人口获得受益。社会扶贫网推广推进工作始终保持在省市先进行列,发布各类需求4062项,完成对接4053项,对接成功率99.83%。
履职担当尽责,为助力脱贫攻坚建言献策
自当选人大代表以来,王冰始终坚持奋战在脱贫攻坚岗位第一线,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认真履行代表职责和义务,高度关注基层组织和基础设施建设,始终把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放在心上,为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把脉问诊,建言献策。他深入基层,进贫困村入贫困户开展学习、调研、走访活动,聚焦基层基础、社会民生等热点、重点问题,认真排查梳理,分类提出富有建设性意见11项,包括榔茂公路建设项目、美好社区建设、巩固文明建设创建成果、建立健全创建成果巩固长效机制、推进维护四好农村路管护、提高村级扶贫人员待遇、维护居民小区安全、卫生以及规范宠物(养犬)饲养行为,倡导文明饲养、强化教育,推进我县文明创建向纵深发展、强化监管,规范物流外卖等行业遵规行为等,绝大部分取得有效落实或正在落实,其中涉及贫困群众生产生活的意见建议5条,为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送去了福音。近日,王冰又获得了泾县第十七届人大代表“双岗建功”标兵光荣称号。(陈亚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