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砀山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坚持法治引领,采取多项举措,不断提升人大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水平,推动基层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治理能力不断提升,切实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深入推动“法治砀山”建设。
督促严格执法。开展《传染病防治法》执法检查,督促提升县级疾控机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专业疾控队伍建设。开展《大气污染防治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督促增强污染防治“一盘棋”意识、压实大气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防治各方责任、加快污染防治设施建设。开展《水法》《安徽省信访条例》《宿州市市容治理条例》执法检查调研和《宿州市乡村规划条例》立法调研,督促聚焦问题导向,补短板建机制,为长三角区域高质量发展作出砀山贡献。
促进公正司法。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拓展人大监督手段,促进司法工作规范运行。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开展情况专项报告,促进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使裁判依法、公正、高效。专题视察县检察院民事行政监察工作和公益诉讼工作,听取和审议县检察院关于落实《砀山县行政执法检察监督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审议意见》情况的报告,促进县检察院充分发挥检察监督职能;探索运用网络手段,建立司法联网监督平台,破解人大监督司法工作中的“三多三少”现象,实现“双轨”监督,促进司法工作的规范开展。持续深化代表旁听庭审活动,细化旁听工作流程,切实提高听庭工作效果,全年组织参与旁听庭审活动18次,旁听庭审代表185名,综合提出意见和建议36条,法院办案质量明显提升。
夯实法治基础。坚持运用“法言法语”,切实推动依法治县进程。开展“七五”普法规划实施情况调研,结合发现问题,督促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突出普法重点,压实工作责任,推动普法工作扎实开展。积极推动法治阵地建设,一府一委两院非常重视,目前,建设县级法治文化公园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46个、村级法治文化广场14个。运用人大信访工作平台对一些涉法涉诉案件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依法转办并督促“一府一委两院”和相关部门依法依规妥善处理,积极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助推法治砀山建设。通过一系列法治基础建设,促进社会各界对宪法法律的敬畏之心进一步增强、“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牢固树立。(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