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砀山县曹庄镇在加快镇域经济发展、不断改善农村面貌的同时,以增强文化软实力、助推和谐发展为核心,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入开展“国家级诗词之乡”创建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建立制度推进创建活动。该镇在梨园新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创建办公室、诗词教室等,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年末认真总结,规范活动程序。从在职工作人员、离退休干部及老民师、本乡本土培育的诗词、书画爱好者中挑选合适人选,培育镇诗词协会会员。制定《曹庄镇诗词协会学习制度》,每周三下午开展学习活动雷打不动,各村、各单位确定一名文化专干,负责联系和组织工作。
创建活动宣传氛围浓厚。利用文化公开栏、悬挂横幅、张贴名人诗词等方式,开展红色诗词和廉政诗词宣传。同时,打造曹杨路过街宣传牌、路灯杆圆形诗词会展、西洪河绿色生态诗词展、绿荫诗词展等多种室外学习场地,不断丰富“诗词之乡”创建活动内容,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诗教“六进”活动丰富多彩。积极推动诗词进校园、进机关、进农村、进企业、进社区、进景区的“六进”活动。相继在育才小学和梨园幼儿园开设“诗词培训班”,梨园新村、许庄回族村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诗词课堂”等诗词学习活动,每月集中授课培训,大大提升了诗词文化的影响力。同时,积极开展诗词文化进旅游景区工作,加快推进诗词长廊和诗文墙项目的建设,梨园新村、许庄回族村建立诗巷、诗词文化长廊、诗路、诗塘等,诗化硬件设施的改善为全镇创建“国家级诗词之乡”提供了保障。
开展形式多样原创诗词征集活动。每年开展原创诗词征集活动,广大党员干部、退休教职工及普通群众踊跃参加。镇党委书记陈俭用朴素的语言描绘了祖国的发展和对脱贫攻坚工作的赞美;砀山县诗词优秀创作者、育才小学教师陈鑫的原创诗歌,处处透露着乡村振兴和农民增收的喜悦,提高全镇干部群众的爱国情怀和学习诗词的热情。
围绕中心抓创建,文化自信促发展。该镇积极创建“国家级诗词之乡”,紧扣时代主题,推动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以诗为乐,以诗育人,人人讲诗,人人吟诗,让诗词活动成果为群众所共享,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和“诗词之乡”创建工作互相促进。
下一步,该镇努力探索巩固“诗词之乡”长效机制,坚持创新,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在壮大诗词队伍,培养本土诗人上下足功夫,打造诗词文化传承之乡,全面提升全镇文化软实力,从而凝聚人心,助推经济社会发展,展现文明乡风。(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