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赵屯镇“四说一听”解矛盾化纠纷
来源: 崔猛 王超 2021-01-25 09:13:50 责编: 陈亮

微信图片_20201222093315

​砀山县赵屯镇主动适应社会矛盾发生的新变化,针对基层矛盾多元化、复杂化特点,推行以“群众说事、律师说法、干部说理、乡贤说德、信访听证”为主要内容的多元化解矛盾纠纷工作机制,用百姓“法”调邻里“事”,用群众“招”解基层“难”,用自己“贤”引社会“风”,就地化解大量矛盾,进一步发挥信访工作“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作用,让一些复杂、疑难、久拖不决的纠纷迎刃而解,自2018年以来,该镇连续三年实现进京访零登记,为“三无乡镇”。

群众说事,以自治化解矛盾

赵屯镇建立健全群众说事制度,让群众的事有处说,想说的话放心说,有事大家谈,打通心结化解矛盾。2020年8月10日,赵屯镇突降暴雨,当天降雨量达100多毫米,致使多数村庄形成内涝,特别是梅屯村马庄自然村积水最为严重,又正值卖水果的高峰期,给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麻烦,群众自发到村镇上访,要求解决问题。梅屯村委会发动和依靠群众,坚持矛盾不上交,立即组织马庄村民以“村情民意恳谈会”等形式,通过“一事一议”“小事议、大事辩”的工作方式,进行交心、谈心、换心,立即形成排水救灾方案,连夜组织实施,就地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纠纷。赵屯镇10个村级综治中心都设有群众说事的地方,3年来通过村民说事的方式化解了矛盾纠106起,利用村规民约和农村风俗的“老理”,有效化解邻里矛盾纠纷23起,通过问计于民,为群众解决问题、难题11件。

律师说法,以法治定纷止争

大沙河是砀山境内一条南北走向的重要水系,北起黄河故道,向南汇入巴清河,在赵屯境内13.83公里,流经7个村庄。最近两年,雨量比以往年份偏大,一到汛期,大沙河因为部分河道堵塞,排水不畅,造成两岸村庄严重内涝。2016年以来,新一届党委政府把大沙河清淤、疏浚作为任期内的一件大事来抓,先做试点,分段实施,由于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考虑在前面,把风险评估到位,把矛盾排查前置,把纠纷化解延伸处置,大沙河已疏浚10.3公里,没有发生大规模集体访和越级访。现在大沙河绿色森林长廊已初具规模,沿岸的7个行政村都有了“绿色银行”(持续性的集体经济收入),赵屯人民有了休闲娱乐的沙河森林公园,两岸数万名群众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但是在疏通大沙河杜阁、汪屯段时,一部分群众不理解,经常阻工,特别是高铁新区群众薛龙承包经营河岸的集体土地,不愿意配合,一度给施工队造成对峙,严重影响建设进度。镇里聘律师杜沉勇以案说法、参与调解,加大访调对接、警民联调力度,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大沙河清淤阻工这一事件,通过律师参与化解信访问题,使群众认识到,河道是国家的,河道清淤治理是为民的,群众阻工事件是违法的,一场纷争被及时制止,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大沙河清淤工程也顺利进行。通过这一事件,群众也真正认识到只有懂法守法,群众的问题才能在法律框架内有效解决,群众法治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干部说理,以公正塑风正气

历年来,赵屯镇党委政府都把信访作为头等大事来抓,把对信访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放在信访工作的首位,每年的春荒冬令救灾款首先考虑生活贫困的信访群众,每年的“八一”节,组织退伍退役的复员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召开座谈会,他们的合理要求镇里首接快办,跳出信访缓解矛盾,一旦有访情,干部晓之以理,以情感人。

今年7月张新庄自然村张汉贝与其侄子张英超因宅基地闹纠纷,村书记张永成听说后主动联系张汉贝,仔细听事情的缘由,得知其想在家建3间房屋养老,但张英超的父亲不同意,双方发生了口角。但得知张汉贝以前因张英超计划生育抚养费交不起帮助过他,张书记及时联系张英超,苦口婆心地对其讲道理。经过几次劝说,双方意见基本上接近,张永成联系镇信访办、国土部门、司法所等一起到现场定边界,事后双方当事人多次向镇村表示感谢。农村矛盾可以说无处不在,只有基层干部主张公平正义,把对信访弱势群体的关心关爱放在平时,才能在关键的时候把信访群众稳得住,才能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

乡贤说德,以徳治春风化雨

为进一步凝聚乡贤力量,充分发挥道德引领、规范、约束的内在作用,增强乡村自治和法治的道德底蕴,实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2017年赵屯镇在选配扶贫小组长时,注重选拔退职、退休干部、转业复员军人、农村“大老知”等50名乡贤充实到扶贫小组长队伍,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乡贤榜样的示范带头作用,用百姓“法”调邻里“事”,用群众 “招”解基层“难”,用自己“贤”引社会“风”,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汪屯村后屯自然村汪谢氏与儿媳不和,时常发生口角,汪谢氏一气之下跑到大沙河边独居。村干部得知后让老书记汪海英等德高望重的乡贤们到他们家中劝说,通过举事例、说古今,使汪谢氏儿媳认识到“家和万事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家庭和睦,家才有温暖,邻里才能看得起。儿媳意识到家庭不和睦的影响,主动到大沙河边把婆婆汪谢氏请回家。让群众信得过有声望的乡贤五老传导思想道德与社会美德,参与群众矛盾纠纷的化解,以德治春风化雨,促进村民和谐共处。2018年以来,赵屯镇所有村都设立乡贤调解室,截至目前,通过乡贤化解各类矛盾纠纷26起,化解信访隐患问题11件,用孝文化调解家事、邻里纠纷24件。

公开听证,以综治共筑和谐

如何化解重大、疑难、复杂、久拖不决的矛盾纠纷是新时代基层治理面对的一大难题。赵屯镇信访干部主动担当作为,运用公开听证法来化解复杂的矛盾纠纷,促使案结事了,成效显著。

赵屯镇万楼村村民王学义反映自己的危房改造政策多年没有兑现,一直到县、到镇上访。2019年8月16日,赵屯镇信访办对王学义这一久拖不决的信访矛盾纠纷案件召开公开听证会。听证会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党代表、律师、村组干部、涉事人的邻居等召集起来,运用政策、法治、道德、情感等手段,通过说、辨、评、议、调、处等“阳光作业”,增强信访办案的透明性,增强矛盾纠纷调处的实效性,增强干部为民办事的公正性,也増强信访人有序合理表达诉求的自觉性。近年来,赵屯镇通过公开听证评议,共解决各类复杂疑难信访问题6件,其中案结事了没有出现重复信访5件,息访率达83%,群众满意率达83%。

赵屯镇推行“四说一听”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机制,坚持“访调对接、源头预防”和“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从化解热点矛盾纠纷和社会治理创新入手,全面提升多元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  (通讯员 崔猛 王超)(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