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村里小学孩子眼中的“张老师”,用一件件实事改变了村里落后的教育面貌,点亮了贫困学子的读书梦想,全村所有适龄儿童无一人因贫困失学辍学。他是贫困户心目中的“好书记”,坚守初心,勇拔穷根,带领百姓走出一条砀山酥梨膏深加工特色产业之路。他还是危急时刻全村人的“主心骨”,疫情来袭,他毅然放弃春节假期,坚守抗“疫”一线,连续3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门。
但这位孩子眼中的“好老师”,贫困户心中的“好书记”,全村人的“主心骨”,却不是一名称职的父亲和儿子。驻村扶贫期间,他的孩子不到两岁,期间两次发高烧到39度,他却在千里之外束手无策;母亲双腿手术卧床,他却忙于脱贫攻坚工作,不能侍奉床前………他就是安徽省砀山县砀城镇林屯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张年亮。
2019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工作人员张年亮被组织派往安徽省砀山县扶贫,任砀城镇林屯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他用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心系百姓、一心为民的崇高情怀,有事不避难、善作善成的过硬作风,舍小家为大家,带领全村百姓脱贫致富,走上了幸福的康庄大道。2020年10月,张年亮荣获“宿州市脱贫攻坚奖贡献奖”。2021年2月,他入围“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名单。
党建引领促脱贫,一心为民办实事。担任第一书记以来,他有效落实扶贫项目22个,使村民享受产业补贴、光伏补贴、教育资助等137.47万元。帮助25户贫困户申请办理小额贷款90万元,帮助14户贫困户办理了低保,开发扶贫公益岗位62个,为群众申请危房改造项目9个。协助村里新修了5条村庄道路,安装了137盏太阳能路灯,实现自来水全部入户,家家住上了敞亮的砖瓦房。全村423户(892人)贫困户全部实现脱贫摘帽,人均纯收入达到10500元,贫困发生率由20.3%下降到0,村集体收入由0元增长到88.58万元。
志智双扶倾真情,心系群众似亲人。他坚持志智双扶,争取资金20万元,修建小学幼儿园教学楼、篮球场、羽毛球场,学校旧貌换新颜,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募集爱心捐款10万元设立“林屯村成才保障项目”,筹集资金6万元设立“新华逐梦奖学金”,对家庭贫困学生进行大力资助,是全村202名学生无一人因贫困失学辍学。筹集资金50万元,设立“林屯村民生保障关怀基金”,用于帮扶残疾人孤儿、拥军优属、敬老爱老,受益者达到206人。协调资金6.7万元,对村卫生室进行改扩建,解决百姓看病难、就医难。群众深受感动,送来锦旗,上书“心系村民情比亲人,以村为家情暖林屯”表达感谢之情。
千方百计“拔穷根”,脱贫致富动力足。他带领村干部积极与龙头企业合作,投资200万元上马“砀山酥梨深加工合作产业项目”,深化创新电商发展模式,注册成立村级集体公司,建成电商物流配送中心,生产推出梨膏、黄桃罐头、真空脱水果蔬等产品。采取“企业+贫困户”“电商+贫困户”“农户+订单”模式,带领果农走出一条水果深加工特色产业发展之路,所在村被评为“国家级砀山黄桃标准化示范区”。积极利用直播带货等方式助销农产品230余万元,被人民网评选为“人民优选第一书记特约推荐官”。
主动放弃节假期,坚守一线抗“疫情”。在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他坚持做到宣传、排查、封闭“三个到位”,连续3个月没有回过一次家门,所在村未发生一起感染或疑似病例。疫情期间,他为村民筹集医用外科口罩14000个、消毒液10桶、护目镜10个、防护服6套,协调捐赠药品、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总价值8万元。因抗击疫情表现突出,2020年7月,他被评选为“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