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少闲月,早春人倍忙。眼下,安徽省宿州市砀山县45万亩冬小麦已返青起身,为抢抓春管有利时机,该县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利用空中植保无人机、陆地自走式植保机,植保车等植保机械对麦田进行陆空立体式管理,全方位保障小麦增产增收。
空中植保无人机、陆地自走式植保机,植保车等植保机械对麦田进行统防统治
“我县小麦已进入返青期,当前应该抓好以小麦纹枯病为主的早春病虫害防治工作,这样来保证全年午季的丰产丰收。”砀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植检服务中心主任王学良正在向村民讲解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砀山县农业农村局植保中心主任王学良向村民讲解小麦春季管理要点
田间怎么管理?如何提升小麦产量、质量?在砀山县朱楼镇邵庄村,农技专家正在田间地头动员农户抢抓关键时期和重要环节做好麦田管理工作,并根据小麦生长情况、苗情特点以及当季气候,传授不同病虫害防治技术。同时还利用植保无人机、陆地自走式植保机、植保车等新型机械,对麦田进行联防联控,群防群治,不仅减少了农民的劳动时间,还大大提高了小麦管理的效率。
“今天听了植保农技专家的讲解,知道了春季田间管理的重要性,回去之后我将按照专家开的药方,立即开展田间管理工作,也希望今年能有一个好的收成。”砀山县关帝庙镇小麦种植大户祝继锋听过专家讲解后说到。
“我们合作社托管土地近3万亩,拥有植保机械200多台,日作业能力3万余亩,可有效提升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解决一家一户防治难的问题。”砀山县丰产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尉晓介绍到
现代化植保机械作业,多举措、强有力的推进农业生产
农技人员问诊把脉,科技助力精准防治。砀山县把粮食生产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充分发挥惠农政策和农业科技的引导作用,利用现代化机械作业,多举措、强有力的推进农业生产,在保障了小麦增产增收的同时,也实现了让农民种植更方便,让农业生产更轻松。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就是突出抓好农业现代化建设,确保粮食安全生产,当前正是小麦春管和病虫害防治关键节点期,我们要利用好砀山县现代化的技术、措施和手段,做好小麦的统防统治工作,开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大力推广植保无人机的应用,确保我县小麦增产增收。砀山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爱平介绍到。(通讯员 方相 董萧)(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