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产业促就业是实现稳增收谋发展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要求,砀山县官庄坝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先锋堡垒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立足镇情,紧贴实际,进一步挖掘发展潜力,夯实脱贫根基,巩固脱贫成效,接续乡村振兴,助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听民意,把方向,产业早谋划。一年之计在于春,官庄坝镇党委立足于早,落实于细,召开全镇农业产业发展座谈会,听取各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规划,召集各产业大户就生产经营状况和存在的困难及相关建议进行专题研讨,谋划产业布局,共商发展大计,要求改变“单打独斗”的状况,变零散为融合,形成龙头带动,抱团发展,实现产业集聚壮大。目前以红薯培育、大棚果蔬等为代表的传统产业,正逐步带动粉丝加工、大棚油桃、大棚菌菇等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快速发展。
察民情,搭平台,就业早落实。就业是民生之本,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千家万户。只有端稳了“饭碗”,日子才安定、踏实、有奔头,发展才从容、坚定、有底气。官庄坝镇通过走访摸排,建立外出务工人员、意向务工人员、待业在家人员三本台账,积极对接县域尤其是镇域内发展好待遇好的重点企业,印制企业宣传册,同群众一起算好收入、亲情、家庭三笔账。镇社保所每天发布企业人才需求,搭建供需平台,定期组织人员到企业进行参观、考察、面试,主动做好工作推荐和岗位匹配,千方百计实现群众稳就业,提高收入水平。
解民忧,下实功,顾虑早打消。为进一步提高群众发展两业积极性,官庄坝镇要求各村及时收集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梳理,利用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的机会,为群众现场答疑,解决困难。按照“四个不摘”总要求,继续加大对贫困户的帮扶力度,落实帮销计划,打消群众顾虑。持续开展技能培训和农业产业发展带头人认定工作,为想发展的群众和乡土能人提供舞台,施展才华。不断加大对镇域内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的政策支持,深入开展“四送一服”,帮助解决用地、水电、招工等问题,确保企业发展无忧。(通讯员 任璐)(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