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阳县庙前镇华阳村:林长制改革注重实效
来源: 2021-03-02 10:40:48 责编: 罗晓薇

bba6fdab48e3b7827d5ee79b86ece32

华阳村位于庙前镇东北部,距镇政府2公里,距青阳县城10公里,蓉十公路穿村而过,已规划实施的S358高等级旅游公路途经华阳。全村共有山场7451亩,森林覆盖率达71.52%,总人口2300余人,是个典型的山区村。

华阳村先后获得了“池州市绿色小康村”、“池州市生态村”、“青阳县首届文明村”、“青阳县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先进村”称号。美丽乡村和森林村庄创建工作一直走在全县的前列,2019年华阳村被安徽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为全省美丽乡村示范村,并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乡村名单。著名的九华十景之一“莲峰云海”坐落其中,与“仙牛喝水”、“华阳水库”、“乔觉禅林”、“莲花古洞”、“九华老爷脚印”相互映衬。随着旅游文化的兴起和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相配套的旅游服务业也应运而生,现有“农家乐”7家,快捷宾馆达4家,标准商超5家。另外,品质独特、久负盛名的“毛竹特色产业”、“灵山佛茶”、“清沟茶叶”更是显得供不应求,真可谓“林、茶、佛一味”。

随着林长制改革的深入,华阳村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协调发展、绿色惠民的原则,构建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森林资源培育保护责任体系,为打造“灵秀青阳、康养庙前”,争当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有机统一的排头兵,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该村7451亩山场划分为两个功能区,即:莲花峰区域水源涵养区(3587亩)和华阳河流域水土保持区(3864亩)。镇分村领导朱康明任镇级林长,村支书、主任分别任林长。根据其生态位置的特殊性,选定该村平坦组、清沟组莲花峰(小地名)2184亩山场作为县级生态功能区,即:“莲花峰水源涵养区”,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张志华为林长、镇党委书记王斌为副林长。各生态功能区都确立了专职护林员。镇林业站、派出所分别安排了一名技术干部和一名民警对口联系服务,“一林一长、一林一员、一林一技、一林一警”责任体系已经形成。

近来,华阳村以林长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探索发展林业经济的新思路,以产业振兴为抓手,在“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上狠下功夫,多措并举,实现“造林与造景并举,增绿与增收双赢”的乡村振兴新突破。

一是确定县级功能区“莲花峰水源涵养区”的林长,明确了林长的责职,确立1名专职生态护林员,做到山有人管,林有人看。二是对划定的县级功能区“莲花峰水源涵养区”2184亩山场实行禁伐,对生态脆弱岩裸地带植树种草,并加以抚育管护,达到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功能,从而提高生态功能。三是通过鼓励当地村民在利用村庄周边山场发展茶叶、毛竹、九华黄精等经济林作物,打造林产品品牌,提高林农收入,解决村民发展经济与采伐森林的矛盾。四是以“莲花峰景区”和“九华航空飞行营地”为依托,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着力引导发展森林旅游、农家乐、民宿休闲等项目,打造森林旅游文化,从而增加林农经济效益。五是对本村石龙、章村、西洪中心村及蓉十公路进行绿化提升,对村庄风水林、护村林、风景林、古树名木、古民居、古建筑等人文历史遗迹等进行有效保护,对境内华阳河两侧护岸林进行维护,并补植苗木,做到见缝插绿、拆旧建绿,宜林地段(地块)全部绿化,在村前屋后因地制宜发展 “三小园”(小茶园、小竹园、小花园),实现庭院绿化和美化,栽植乔木、经果林、花卉等,同时确立专人管护,提高林木绿化率,提升人居环境。六是将林长制改革工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并依托本村丰富的森林资源和浓厚的乡土文化,着力打造科技林业、森林观光、森林休闲、森林度假的醉美乡村。 (吴兆忠)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