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砀山县出台《推进质量提升助力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采取多项举措,持续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完善质量治理体系,创新质量治理方式,强化质量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质量有效供给,激发市场主体追求高质量的内生动力,推动质量共建共治共享,以高标准引领县域高质量发展。力争到2025年,基本形成以市场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基础、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行业组织规范自律作用充分发挥,政府依法监管、科学监管、有效监管的质量治理体系。
完善质量治理体系。该县强化市场主体责任,利用市场规律构建生产、销售、服务、消费等全环节质量责任追溯体系。严格质量安全监管,在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深入开展集中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提高产品、工程和服务质量安全;提高质量监督抽查覆盖率,加强质量安全风险防控,防范区域性、行业性、反复性质量问题发生。严厉查处质量违法行为,建立重大质量问题约谈机制。加强质量行业自律,支持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组织和产业联盟将质量自律纳入组织章程,建立完善质量安全承诺和质量责任追究机制,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培训,提升成员质量责任意识和质量管理水平。
强化质量治理能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加快推进“安徽省果蔬制品检验检测中心”建设,积极争创安徽省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围绕果蔬食品、医疗器械、板材家居、纺织服装等重点产业,有机整合行政职能部门的技术和行政资源,以县市场监管检验所为基础,联合全县各检验检测机构,联系省内外权威机构,在县市场监管检验所建设“一站式”质量服务平台,构建“互联网+质量基础设施”服务体系。加强企业质量能力建设,继续引导企业实施首席质量官制度。加强质量人才培养,加强优秀高技能人才和紧缺人才引进、培养。弘扬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完善质量专业技术人才评价标准,强化质量管理实践的职称评审导向。
创新质量治理方式。推进产业链质量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构建质量链,重点围绕果蔬食品、医疗器械、板材家居、纺织服装等产业链,支持大中型骨干企业依托产业联盟,将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纳入共同的质量管理、标准化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合作研发管理体系,加强对产业链上中小企业质量、技术、设备和人员等方面的指导。激发质量创新活力,推广群众性质量创新活动。发挥工会和共青团组织优势,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青年职业技能竞赛、青年质量提升示范岗创建、优秀质量创新成果展示等活动,激发质量创新内生动力。实施质量精准帮扶,围绕果蔬深加工等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对接式”“跟踪式”“扶助式”“打包式”“上门式”全科服务。强化质量信用监管,强化品牌示范引领。聚焦果蔬加工首位产业,培育挖掘一批具有鲜明特色、示范性强的质量标杆;推动果蔬加工等产业集聚区开展质量提升示范区建设,发挥品牌示范带动作用。
为使质量提升行动扎实开展,砀山县还设立质量提升发展基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质量品牌升级、质量创新、提高制造技术及工艺水平、研究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建设质量人才队伍、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设应用现代质量管理体系等质量提升行为,切实提升全县质量总体水平。(通讯员 李艳龙)(安徽日报宿州记者站 何雪峰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