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和主抓手。在青阳县杜村乡长垅村,“贫困户”汪国团,在用发展产业实现了稳定脱贫的梦想后,又萌生出一个更大的梦想:他要帮助更多人发展产业,让长垅村实现“产业兴旺”,他自己也要为“乡村振兴”出一份力。
一、汗水浇出幸福花,奋斗筑起小康路
汪国团是杜村乡长垅村上村组村民,很久以前也曾从事过生猪养殖,但因为各种原因,生猪养殖连年亏损,家里入不敷出,于2014年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2015年初,驻村扶贫队和帮扶责任人在对周边肉类市场信息进行调查时发现,春节前后市场上肉类价格比较稳定且有上涨趋势,于是建议汪国团重新发展养猪产业,并多次上门帮助他分析市场信息和确定养猪养殖规模等。
2015年4月份开始,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汪国团购进3头母猪作为种猪培育养殖,逐渐走上自繁自养的模式。随后的帮扶过程中,帮扶责任人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帮助该户联系县乡专业技术人员,对他的养猪产业提供免费跟踪服务、技术指导和加强动物防疫等措施,尽心尽力帮助他发展好产业。
2018年,非洲猪瘟肆意横行,汪国团没日没夜守着他的猪仔,观察、消毒并做好猪舍的清理……,由于压力过大,他几度想放弃,但好在有驻村扶贫队和帮扶责任人的支持,让他熬过那段艰难期,并在2019年迎来了养猪产业的春天。那个时候,汪国团家的生猪订单能排到好几个月后,最高峰时存栏量达到了100余头。2020年,汪国团家累计销售生猪 100余头,存栏100余头,创收20余万元。依靠自己的努力,汪国团扔掉了名字前的“贫困户”字样。
二、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身边人
现在的汪国团再不是当初的贫困户了,作为当地有名的养猪大户,他身边多了很多慕名而来学习养殖技术的农户。他总说是党的政策把他拉起,所以他十分乐于向别人分享他的养猪心得,帮助他人解决养殖难题。按他自己的话说,也要为乡村振兴也贡献一下自己的力量”。
为了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养殖本领,汪国团还主动钻研生猪养殖的各种技巧。每当有农技人员上门,他总是像个备考的学生一样,仔细询问认真记录。渐渐地,生猪养殖的一些常见问题,他都能自己解决了。身边散养户家里的小猪出了什么小问题,他也能帮着“对症下药”了。在他的带动下,身边3户农户,从观望户变成了散养户,又从散养户都变成了规模户。长垅村的生猪养殖产业也渐渐形成。
“我的小猪仔都是从他那买的。他那不仅提供猪仔,还提供后期跟踪服务和技术指导。我们也特别安心。现在家里十几头猪,日子再不用愁了。”村民汪家良说。在汪国团的帮助下,这个昔日的贫困户通过生猪养殖,也顺利实现脱贫。(吴津晶 王超男)